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经名)有二部:一具名佛说一切金刚寿命陀罗尼经。佛在殑伽河侧对四天王说延寿之陀罗尼,唐金刚智译。一本名金刚寿...(术语)色界四禅天中之第二禅天,新译名第二静虑。劫末之大水灾,限于此天。...(术语)青莲华之眼也。佛眼之好妙如青莲。维摩经佛国品曰:目净修广如青莲。...凡二卷。塞建陀罗造,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古来阿毗达磨俱舍论之论旨系以五位七十五法为纲目,本论系...(杂语)言日常之事,无何等之奇特也。临济录曰: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术语)甘露为涅槃之喻,得涅槃而灭生死,谓之甘露灭。维摩经佛国品曰: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同注:肇...【乌仗那国】 p0945 西域记三卷一页云:从鸟铎迦汉荼城北、逾山涉川,行六百余里,至乌仗那国。乌仗那国、周五...据华严经疏卷五十二载,菩萨有二种无碍,即:(一)智慧于境无碍,境,即法界之理。指菩萨以平等智,证于法界之理,理...【世间相违】 p0510 因明入正理论云:世间相违者:如说怀兔非月。有故。又如说言:人顶骨净。众生分故。犹如螺贝。...(术语)谓有为法之前际后际断绝而不常住也,但观之似不断绝者,以前后相续故也,如旋火轮然。维摩经弟子品曰:法无...佛教之根本律藏。佛陀入灭后,弟子结集三藏,优婆离比丘于一夏之间,分八十回诵出律藏,故称八十诵律。至其后四分律...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问: 修人天的善,对于我们培养往生净土的福德资粮,是不是有直接的关系? 大安法师答: 是间接的关系,不能谈直接...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告诉诸比丘们:你们可曾见过以屠牛为业的人,因此发财而大富大贵,得以骑乘...财 财是欲中王,因你入奴行。 日日为你苦,夜夜为你忙。 男人走错路,女人入错行。 迷失善良性,各个起贪狂。 前途...
出家人有这样一句话,叫久住有缘,久坐有禅,说一个人在一个寺院住久了,自然就跟这个寺院有了缘;打坐久了,都有禅...
死亡好像还很遥远!这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很坚固,这个是常见。我们很难会想到自己会死亡,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知道自己...布施,就是指将财物、身体、智慧、佛法等等施与他人,帮助他人,为他人造福,以求自己积累功德。六度以布施为首,四...三学之含义 各位同学、各位居士: 我来到三学读书会,见到在座的各位,很高兴。三学读书会成立两年多来,我现在是第...
念佛就能往生吗? 清朝续法法师曾著文论述念佛人的一百种果报:若以念佛一门、摄生世出世法言之。为五欲故,发心念...
王罗汉(宋明州干符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二]
【历代名僧辞典】
释王罗汉者。不测之僧也。酷嗜彘肉。出言若风狂。后亦多验云。尝嚗衣有盗者。将欲搴之。低头佯睡。有物人就之乞终无吝色。及开宝初年六月内忽坐终。三日后漆布之。忽闻两颊间鸣咤声。皆云溃烂。夜寄梦与数人曰。布漆我昏闷。如何开焉。明日召漆工剥起。肉色红白有圆粒舍利堕落。收而供养。至今肉身存于本寺。时僧正赞宁作碑纪异。汉南国王钱氏。私易名为密修神化尊者。
上篇:师简(周杭州湖光院)[《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二] | 下篇:宗合(道因)(宋潭州延寿院)[《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二] |
食人恶鬼的住处,在大海之中。...
金刚寿命经
第二禅
莲眼
入阿毗达磨论
着衣吃饭
甘露灭
乌仗那国
二种无碍
世间相违
前后际断
八十诵律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修人天善与往生净土有何关系
杀生可以致富,那是前世的福德因缘
财色名食睡

祖师禅的手眼

提前面对现实,为来生积集资粮
布施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惟贤长老《如何处理信仰与家庭事业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