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名身者,谓于诸法自性增言,假立名身。自性增言者,谓说天人眼耳等事。...(杂语)五梦经谓悉达太子有三妃:第一夫人瞿夷,第二夫人耶输,第三夫人鹿野。探玄记二十谓第三为摩奴舍。十二持经...【广大意乐】 p1324 摄论二卷二十五页云:若诸菩萨,乃至若干无数大劫,现证无上正等菩提。经尔所时,一一剎那,假...位于日本宫城县宫城郡松岛町。属日本临济宗寺。山号青龙山。旧称圆福寺。通称松岛寺。圆仁于承和五年(838)创建,...【如理作意相应寻伺八事】 p0583 瑜伽五卷十五页云:如理作意相应寻伺事者:谓八种事。一、施所成福作用事,二...【九种和合建立九结】 p0096 瑜伽八十九卷六页云:复次有九种事,能和合故;当知建立九结差别。云何九事?一、依在...(经名)一卷,唐道宣撰。僧史略上曰:唐初灵感寺,南山宣律师,按法立坛,感长眉僧(即宾头庐身也),随善赞叹:立...【受支差别】 p0728 瑜伽九卷二十页云:乐受云何?谓顺乐诸根境界为缘所生适悦受受所摄。苦受云何?谓顺苦二为...【异熟果】 梵语 vipaka-phala 。指由异熟因所招感之果报。又作报果。五果之一。俱舍宗以五根(即眼根、耳根、鼻根...1、没有生灭变迁的意思。楞伽经说常住之法有七种,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识、大圆镜智。 ...(饮食)梵名Piṇḍa,四食之一,旧译云搏食或团食,吾人常用之食物也。香味触为体,分分段段受用,以资益身分,故...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
四恩是哪四种恩呢?对在家居士来说,就是天地、君、亲、师。原来传统社会每家都有一个牌子,写天地君亲师。 天地,...
说到开示,讲来讲去,都是剩语,因为讲不出什么新鲜的东西来。讲出来的都不是禅。禅是靠每个人自己去修行,去体验的...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我和先生已经茹素八年了,这八年可以说是我们成长至今收获最大的八年。 记得第一次接触素...
作为人的特点,安士居士在这里,概述了十二种特点: 首先是谈人的一种尊贵性,万物皆备于我,仁义礼智本身具足,世...现在,很多人都对自己的烦恼和问题举起双手,恐惧地投降;大多数人都执著一切,不肯去尝试改变。 我相信你的心中一...
有一个农场主为了方便拴牛,在庄园的一棵榆树上箍了一个铁圈。随着榆树的长大,铁圈慢慢嵌进了树身,榆树的表皮留下...观音菩萨是佛教里众多大菩萨中的一员,但是观世音菩萨在中国的知名度却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大菩萨,甚于佛陀。在民间,...
【原文】 又,居士子!有六患,消财入恶道,当识知。何谓六?一为嗜酒游逸、二为不时入他房、三为博戏游逸、四为大...
罗僧(唐彭州九陇茶笼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历代名僧辞典】
释罗僧者。蜀圣寺。中得果位人也。尝寝疾于五台山。同会僧人俱不测也。而瞻视之曾无怠慢。将及九旬而病愈。临诀之际曰。深感所苦而烦看视。今遂平复由师之力。我住在剑外九陇郡之茶笼山尔。异日游方无忘相访也。暮岁而至蜀。历访群峰遍讯老樵辈。且曰。未尝闻兹山名。乃叹曰。噫病禅之妄也。将回遇山童曰。某是彼岩之聚沙者。即前导而去。俄睹殿塔俨空房廊环肃。果值昔之卧病者。迎门叙故。日将暮矣。而谓之曰。兹寺非得漏尽通不能至此。尔以我宿缘一谐遘止。言寄宵乎。斯为未可尔。其克勤修证至此胡难。乃命旧童送师归去。其僧回望但见岩壁峭峻杉桧莽苍而已。则开成中也。时悟达国师知玄着传之次。得僧可思尤闲地理。命为玄作他日安茔兆之地。得景丹前峰。其山若雉堞状。虽高低起伏而中砥平。俄有里人耆老曰。古相传云。茶笼山矣。
上篇:法江(兴善寺异僧)(唐成都府法聚寺)[《宋高僧传》卷第二] | 下篇:契此(唐明州奉化县)[《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
欲界的业因果报实有,为三有之一。...
名身
三夫人
广大意乐
瑞岩寺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八事
九种和合建立九结
戒坛图经
受支差别
异熟果
常住
段食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在家出家都要报答四恩

修一切法门都离不开观心

茹素八年,收获的远不止健康

【推荐】人的十二种特点
我愿意改变

让伤害成为生命的一道养料
观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