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衣服)又作经帷子。死者所被之净衣,书经文者。不空罥索真言经六曰:若有众生,亿劫具造四重五逆十恶等罪,身坏命...即诸家释法华经时所判之迹门、本门。法华经二十八品中,前十四品为迹门,后十四品为本门。迹门之法华,谓如来成道后...【为处】 p1176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页云:为处者:作所依故。...(术语)又曰不净行。梵者梵语,清净之义,非梵行者,不净之行,即指淫事,因而断淫称为梵行,色界之诸天无淫事,故...因明用语。俱不极成,梵语 ubhayāprasiddha。为因明三十三过中,宗(命题)九过之第八。乃能别与所别皆共不极成之...佛法僧三宝,都在一个会上现相,不是在几处分开现相,叫做总相三宝。...(杂语)清规之四寮有二种:一亡僧章之四寮,即其所列之首座维那知客侍者是也。嗣法师遗书章之两序四寮及迁化章之蒙...(术语)Stūpa,又作窣堵波、窣睹波、素睹波、薮斗婆,旧称薮偷婆、私鍮簸、数斗波、鍮婆、塔婆、兜婆、塔、浮图等...谓诸法本性真如,而无差别。盖“有为法”之外相虽有种种差别,然其本性不异,如水波之相虽异,而其水性则一,谓之无...赞叹称扬佛之功德。又作叹佛。据释氏要览卷中载,佛言,若人以四句偈,用欢喜心赞叹如来,所得之功德,胜于以衣服、...【灭静妙离】 p1214 俱舍论二十六卷十页云:灭圣谛有四相。一、灭,二、静,由、妙,四、离。诸蕴尽故灭。三火息故...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前言】 本光碟所提建言绝非针对任何道场或个人,纯系依据修行三十载所见所闻,就一般常见弊病,至诚恳切,慨陈管...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有一次他跟学生出游,路旁有两个人在吵架,一个骂道:你没有天理!一个反驳道:你没有良...青少年朋友们,经常听到你们呐喊着:一大堆的烦心事,好烦啊!似乎心里头积满了无数的委屈,心里头承受了一大堆的不...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这是一位出家僧人的亲自口述。 他在未出家前是个猎人,专门捕捉海獭。有一次,他一出门就抓到...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
汝母七十一岁,来日无多。须为家中眷属说,大家日常在母前换班念佛。何以故。以彼等平常若不念佛,到汝母临去时,也...问: 乘愿再来的菩萨是化身,还是胎生?如果是胎生,经过胎狱的过程岂不迷了吗? 大安法师答: 如果是乘愿再来的佛...
圣人告诉我们,有三种福田我们要去耕耘,会有好的报应: 第一是报恩的福田。 就是首先报恩就是对我们有恩德的人,你...
圆震(唐邓州乌牙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历代名僧辞典】
释圆震。姓陈。中山人也。少警悟而尚学。入庠序研究五经。倏遇云游沙门寓宵。其父为州衙吏。酷有道心。留是僧供施。震礼奉其僧。听其谈道颇觉入神。舍儒典披释经。顿辞所爱往白磁山。礼智幽为师受教。后遇荷泽禅师得法。隐南阳乌牙山。先是山中多巨蛇。泽穴有毒龙。乡人患之。及震居此二物潜踪。曾有一人形服且异。致拜乃曰。我在此已二百岁。今感无心之化绝虑之修。吾曹冥感超升。可非师之力欤。贞元六年终。享龄八十六。弟子奉全身入塔焉。
上篇:广敷(唐袁州阳岐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 下篇:地藏(唐池州九华山化城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
梵语 catur-di?a,巴利语 catu-disa。音译柘斗提舍。又作招斗提舍。意译四方、四方僧、四方僧房。即指自四方来集之...
经衣
迹本
为处
非梵行
俱不极成过
总相三宝
四寮
率都婆
无差别
赞佛
灭静妙离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推荐】祈愿正法重现

【推荐】一言折尽平生福
青年们的烦恼
海獭强忍剥皮之痛 临死为孩子喂奶

要想解脱一定要看破财色

破坏亲人往生正念,其罪过极大无比
乘愿再来是化身还是胎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