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1、忍耐的意思,忍耐不如意的环境而不生嗔恚的心。 2、安忍的意思,即心安住于理而不动摇,也是承认、认可、同...又作结婚。结夫妇之缘,即以性结合为基础之两性持续关系。其种类自未开化时代之乱婚、群婚,经过一夫多妻、多夫一妻...【不共无明随眠】 p0335 大毗婆沙论三十八卷七页云:云何不共无明随眠?答:诸无明于苦不了,于集灭道不了。此中不...(修法)灌顶式道场之庄严。有一檀构与两檀构之二种。两坛构者,金胎两部之曼荼罗,庄严于两坛也。一檀构者,金胎之...(术语)即恶有情。散善义曰:恶世界,恶众生。...行事钞·头陀行仪篇:“善见云,三乘圣人,悉皆乞食。” 资持记释云:“三乘皆乞,由此正命,是圣种故;折我慢故...谓阿罗汉果。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所言有为阿罗汉果者。谓彼果得。及彼得得。无学根力。无学尸罗。无学善...子题:上品心 行事钞·受戒缘集篇:“正明受体。(一、叙由)若至此时,正须广张示导发戒正宗。不得但言起上品心;...(术语)小乘之菩萨,终三大阿僧祇劫之行而至等觉之位,于此位而犹应种百大劫间至佛果感三十二相之福业也。故菩萨修...(公案)碧岩五十则曰:僧问云门:如何是尘尘三昧?门云:钵里饭桶里水。...梵语 loka。音译作路迦。(一)为“世间”之略称。指世俗、凡俗。具有可毁坏、有对治、隐覆真理等诸意。[成唯识论述...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大家要时时反观内心:为什么走上修行之路?对佛法的信念是为什么而生起的?如果是因为美好的食物、漂亮的殿堂、别人...1.毁谤出家,轻蔑持戒: 常言: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我已经开悟证果,何劳持戒?我是持而不持,不持而持。说得...
实际上这部经典却是具足华严的十玄门,那些有眼光的这些注经家也都认为这部《阿弥陀经》就是略写的《华严经》。那么...
文殊菩萨教授我们,说当你健康的时候,可要想到病苦的时候。健康的时候你要修行,要好好修观,到病苦时候你才用的上...
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云栖和尚著为《疏钞》,广大精微。幽溪师伯述《圆中钞》,高深洪博。盖如...有一句话说「恩将仇报」,一般人往往记怨不记恩,能够记住的恩情总是比怨恨来得少,就如俗谚所说:「人心不足蛇吞象...
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我们颠倒妄想呢?在唯识学的一个方法指标是什么呢? 我们先看它的修学内涵,总共有两段,我们先...释迦牟尼佛自认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人,所以他没有烦恼。而大多数的人却将自己当作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最不平凡的人...
玄宗(唐寿州紫金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历代名僧辞典】
释玄宗。姓吴氏。永嘉人也。少时出尘气度宽裕于本部永定山宝寿院。依常静为师照。得戒已还诸方游学。抵江陵词朗禅师门。若真金之就冶焉。决了疑贰。复振锡他行见紫金山悦可自心。留行禅观。此山先多虎暴。或噬行商。或伤樵子。避苛政者哭妇堪哀。从宗卜居哮[口*阚]绝迹。自迩入山者无惮矣。一日禅徒拥集。见一老父趋及座前。拜跪勤恪。宗问。子何人耶答云。我本虎也。在此山中食啖众生。因大师化此冥回我心得脱业躯。已生天道故来报谢。折旋之顷了无所见。以大历二年嘱别门徒溘然化矣。春秋八十六。二月入塔。立碑存焉。
上篇:难陀(唐西域)[《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 下篇:广敷(唐袁州阳岐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
行事钞·讣请设则篇:“萨婆多,要食后说法有四益:一、为消信施故;二、为报恩故;三、令生欢喜心,善根成就故;四...
忍
婚姻
不共无明随眠
一檀构
恶众生
乞食是圣行
阿罗汉果
受具戒正受前开导
百劫
钵里饭桶里水
世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为什么走上修行之路
《楞严经》里辨别邪师的方法

读诵《阿弥陀经》的功德

虚云老和尚入定的功夫

《阿弥陀经》的三大注疏
不懂感恩的人他就处处埋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