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943~1027)宋代曹洞宗僧。湖北江夏人,俗姓张。礼金陵崇孝寺智通出家,后游化诸方,至湖南梁山参谒缘观,承嗣其...(术语)对于黑业之称,总谓善业。以善为清白之法,又感清白无垢之果故也。大乘义章七曰:善法鲜净,名之为白。毗奈...(佛名)大日如来之异名。以佛身广大,完具法界之事物故也。焰口饿鬼经曰:由称广博身如来名号加持故,能令诸鬼咽喉...机,机类;感,感应。谓众生皆为具有善根之机,能随机感应佛之化导,而佛亦能随机应之。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大三五·...(一)谓珍宝之海,比喻功德无量无边。形容阿弥陀佛誓愿救度众生,不舍弃、不分别、不厌离,悉皆引导摄受,如同大海不...(杂语)Karuṇin,译曰悲。大日经疏十曰:迦嚧尼,悲也,么也,体也。所谓大悲为体也。...亦名:尼师坛受舍法、受尼师坛法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僧祇,坐具者,此是随坐衣,不得净施,及取薪草盛巨磨。此...(名数)色界初禅天中有梵众梵辅大梵之三天,谓之三梵。仁王经上曰:三光三梵。...(杂名)梵呗也。性灵集六曰:梵曲鱼山,锦华龙渊。...(一)位于山西五台山脉中台山腰。址海拔二四四○公尺,气候清凉,寺外有清凉桥,遂以清凉著名。相传始建于北魏,据清...东晋时期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吉藏之中论疏谓此有二家,一者关内即色空,谓色无自性;二者支道林所倡之即色是空,此...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一、舍小智小仁小勇 大家都知道佛法难闻、难遇,闻到佛法能修行也很难。在无数人中,诸位总算有幸闻到佛法,也有信...
昨天讲到有各种各样的邪见。如果我们修行人一旦被邪见误导了,就有前功尽弃、欲升反坠的危险。所以,对于知见的厘清...
知客师父领几位新落发僧前来礼源公。 知客:师父,他们想去受戒。 源公曰:他们妄想多得很,还没受戒就妄想纷纷,你...问: 因果观念、六道轮回是道德建设的必要前提,那么这仅仅是理论假设呢,还是真有其事?圣人为什么要以神道设教呢...
所以我们今天承受果报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件事情,忏悔自己的业障,认命、忏悔,就是这样子。我们不要在果报上做太多...问: 有位出家人问马祖禅师一个佛法上的问题,马祖说他很累,叫他去问智藏禅师,智藏说他头痛,叫他去请教他的师兄...在佛教经典记载中,原是十六罗汉,罗汉即阿罗汉的简称,又称十六尊者。据经典说,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嘱付,不...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因缘生就是说,你的过程是很重要的,你不同的过程,你会创造不同的结果。比方...
处寂(唐资州山北兰若)[《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历代名僧辞典】
释处寂。俗姓周氏。蜀人也。师事宝修禅师。服勤寡欲与物无竞。雅通玄奥。居山北行杜多行。天后闻焉。诏入内赐摩纳僧伽梨。辞乞归山。涉四十年足不到聚落。坐一胡床宴默不寐。常有虎蹲伏座下。如家畜类。资民所重。学其道者臻萃。由是颇形奇异。如无相大师自新罗国将来谒诜禅师。寂预诫众曰。外来之宾明日当见矣。宜洒扫以待之。明日果有海东宾至也。开元初新除太守王晔。本黄冠也。景云中曾立少功刺于是郡。终于释子苞藏祸心。上任处分令境内应是。沙门追集。唯寂久不下山。或劝寂往参免为厉阶。寂谓弟子曰。汝虽出家犹未识业。吾之未死王晔其如吾何。迨乎王公上官三日。缁徒毕至。或曰。唯处寂蔑视藩侯弗来致贺。晔微怒也。屈诸僧升听坐已。将启怒端问寂违拒之由。愠色悖兴。僧皆股栗。晔俄然仆地。左右扶掖归宅。至厅事后屏树如被掴颊之声。禺中气绝。自此人谓为妄欲加诸道人一至于此。寂以开元二十二年正月示灭。享年八十七。资中至今崇仰焉。
上篇:惟忠(唐成都郫县法定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九] | 下篇:无着(唐代州五台山华严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
【四取】 取者执取之意。狭义而言,系指执著之烦恼;广义而言,为烦恼之异名。即将三界中之百八烦恼,分为四种类别...
警玄
白业
广博身如来
机感
宝海
迦嚧尼
坐具受舍法
三梵
梵曲
吉祥寺
即色宗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妙莲老和尚:大智大勇

知见的厘清和建立

佛源老和尚对发心受戒的弟子一段发自肺腑的教诫
大安法师:因果轮回是否真有其事

面对今生的果报,我们只能忏悔认命
藏头白、海头黑
十八罗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