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梵语 trayo rā?ayah,巴利语 tayo rāsī。略称三聚、三际。“聚”即聚类、聚集之意。此系从求正果之修行立场所...十真如之一。为菩萨于第九善慧地中,断利他中不欲行障所证得之真如。证此真如则于四无碍智得自在,故称智自在所依真...为寺院之异称。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多造立寺院,而冠以己姓,称为萧寺。释氏要览卷上(大五四·二六三下):“今多...(植物)Akṣoṭa,又作播啰史。胡桃也。...子题:羯磨所为在事、说戒所为在犯、说戒必取体净有犯不开故须责问、羯磨但取相净便成僧法故不劳问 戒本疏·释戒经...【俱生起】 此指与生俱来的烦恼,与‘分别起’对称。烦恼生起时有二种型态,一、分别起,是后天的,受邪师邪教邪思...(术语)与一切众生同。旧译为众生,新译为有情。大般若经五百七十八曰:一切有情如来藏。...(杂语)Śatru,又作设睹嚧、设咄噜、舍睹嚧、烁睹嚧、娑讷噜、窣睹唤。译曰怨家。希麟音义六曰:设咄嚧,或云窣睹...(名数)一地行仙,食麻仁草木之实,而不休息,则食道圆成,名为地行仙,二飞行仙,食松柏等草木而不休息。则以草木...(术语)因明学之语。自他共许而无异论之言义也。因明大疏一曰:至极成就,故名极成。...【般若】 法界次第云:秦言智慧,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阂,名为智慧。大论云:般若定实相甚深...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
随烦恼二十: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言逼恼之义有,害者逼恼他故。嗔一分摄。若...
当你两只眼睛一闭,寿命尽了,能不能解脱?如果没有把握,你就得加油用功,不要想得太好了,想得太好容易懈怠因为我...
俗话说酒能乱性,酒后无德,酒精能麻痹人的大脑,让人无法控制自己,做出种种失常的行为。醉酒其实是酒精中毒,重度...
唐代的懒瓒禅师,长年居住在山洞里,有一次,他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心境: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说起戒来,十分容易,拿着戒的放大镜去挑出他人的毛病也非常简单,若要自己百分之百真正做到,世间又有几人及格呢?...「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人生的大患,生死流转的根源,就是「烦恼」。 烦恼,是指一切能污染、易扰乱有情身...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此人不久当成...问: 家里人不信佛,也不学修,弟子经常以他们的名义做功德,并替他们做回向(他们不知道)这样可以吗? 宏海法师答...
和和(唐京师大安国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九]
【历代名僧辞典】
释和和者。莫详氏族本生。其为僧也狂而不乱愚而有知。罔测其由。发言多中。时号为圣。安国寺中居住出入无拘捡。见本寺修营殿阁未就。有越国公主降荣阳郑万钧。虽琴瑟相谐而数年无子。和因至公主家。钧焚香洒扫以待之。主拜跪归向。钧祈告之曰。某自叨选尚愿得一子为嗣。唯师能致之乎。和曰。易耳。但遗我三千匹绢。主当诞二男。钧勤重如听佛语。出绢如所求施之。和取付修寺殿阁功德主。乃曰。主有娠矣。吾令二天人下为公主作儿。所忧者公主不能并妊二子乎。为[孪-子+孖]乳包羞耳。吾俾其同年而前后诞之。果如其言。岁初年末各生之矣。长曰潜耀。次曰晦明。皆美丈夫后博涉成事焉。京邑之间传扬沸渭。量其位地不可轻议哉。
上篇:辛七师(唐陕府)[《宋高僧传》卷第十九] | 下篇:广陵大师(唐扬州孝感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九] |
指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大日如来所结之印。又作大日定印。即右手掌上仰,安于左手掌之上,两拇指头相接。其中右手五指表...
三定聚
智自在所依真如
萧寺
阿乞朝啰
说戒须问净羯磨不须
俱生起
一切有情
设都嚧
十种仙
极成
般若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害者逼恼他故,正障于慈悲

问问自己的修行有没有把握

经常喝酒带来的危害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无分别心才是道
以戒为师
何谓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