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寺院之异称。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多造立寺院,而冠以己姓,称为萧寺。释氏要览卷上(大五四·二六三下):“今多称僧居为萧寺者,必因梁武造寺以姓为题也。”另据杜阳杂编所载,梁武帝好佛道,喜造诸浮屠,并命萧子云(南齐高帝之孙),以飞白体大书萧寺之名。 p628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天名)梵语曰缚噜拏Varuṇa,译为水。是龙神名。在水具自在之力用,故名水天。于金刚界曼荼罗之四大神,及外金刚...(一)集录德高望重之僧伽传记。自时代而言,最古之高僧传为梁朝慧皎之高僧传十四卷,继之有唐代道宣之续高僧传三十卷...【世间常等不应记别】 p0515 俱舍论三十卷四页云:何缘不记世间常等?亦观问者阿世耶故。问者若执我为世间;我体都...阿毗达磨集论四云:业差别有三种: 一、顺现法受业 若业于现法中,异熟成熟。谓从慈定起已,于彼造作,若损若...梵语 aniyata-rā?i,巴利语 aniyata-rāsi。又作不定性聚、不定、亦不在邪亦不在正见际。三聚之一。聚为聚类、聚集...(经名)一卷,宋法天译。因外道之问而说一切法如梦如幻之义。...【善聚及不善聚】 p1145 瑜伽九十七卷二十二页云:又是过去未来现在世出世间无量善法生起依处,故说如是四种念住、...【杂集论述记】 唐慈恩寺窥基撰。又作《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凡十卷。系玄奘所译的《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之...【独】 p1383 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页云:复次独者:谓处远离边际卧具;无有第二而安住故。...(譬喻)迦提或鸳鸯之雌雄二鸟,常同游而不相离,以喻常与无常。苦与乐,空与不空等事理之二法,常相即而不离也。南...【所转依】 p0738 成唯识论十卷五页云:二、所转依。此复有二。一、持种依。谓根本识。由此能持染净法种,与染...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法四依的最后一依是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佛说的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卷都是圣言量,但圣言量又有应机说法的不同,观机...问: 带业往生,善人得往生,恶人以前所造的恶业是否可带业往生?如果念佛不见本性,念佛不免生死。 大安法师答: ...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三类: 第一个,是三宝物。 三宝物它是供佛、供法、供僧的,特别是道场里面的东西,有很多是三宝...
有十种行人,发心修禅不同,多堕在邪僻,不入禅波罗蜜法门,何等为十? 一、为利养故,发心修禅,多属发地狱心。 二...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佛法教导我们抗拒诱惑、破除对七情六欲的执着,多利用因缘观、慈悲观,以及转变观念等方法,但有时这些方法还来不及...
唐代高僧三圣继昌禅师是一位有修有证,品行正直的高僧。他以上堂法语富含禅机受到当时禅子的爱戴。前来亲近他的禅子...
人除了物质生活以外,还要重视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假使只知道纸醉金迷、花天酒地,无论拥有多少财富,心灵始终是贫穷...
萧寺
【佛光大辞典】
上篇:萧子良 | 下篇:萧长懋 |
(术语)于住劫之中由人寿无量岁每百年减一岁,至人寿十岁,为第一之减劫,由是每百年增一岁,至人寿八万岁,更下至...
水天
高僧传
世间常等不应记别
三业四业
不定聚
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
善聚及不善聚
杂集论述记
独
二鸟
所转依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四依法之「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恶人所造的恶业是否可带业往生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哪三类

有十种行人多堕在邪僻
慧律法师《降低欲望和标准》
圣严法师:收心的练习

只重衣衫不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