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人名)医王耆婆之译名。善见律十七曰:耆婆者外国音,汉言活童子。何以名之活童子?时无畏王子,晨朝乘车,欲往见...【聪慧】 p1404 瑜伽九十三卷九页云:又先积集智能资粮诸弟子众,成就猛利俱生慧故;名为聪慧。...(天名)同诃利底母。凉译之金光明经三曰:诃利底南,鬼子母等及五百神。名义集二曰:诃利底南,此标梵语,鬼子母等...(物名)摩此翻云月。按第四分云:佛在此国人间游行,彼国有一信乐陶师,佛一一指授,教令作钵。彼如教随作即成,特...【一切诸法皆无我性】 p0013 瑜伽四十六卷三页云:又诸菩萨,如实了知有为无为一切诸法,二无我性。一者、补特...师长护持弟子,使之能行善法,不堕恶趣,故称师保。[增一阿含经卷十四、大智度论卷一] p4096...【阿耨多罗】 秦云无上。大论云:如诸法中,涅槃无上;众生中,佛亦无上。地持经云:唯一丈夫,名无上士。大经...(经名)六十卷,隋阇那崛多译。详悉佛一代化迹之本纪也。经末曰:或问曰:当何名此经?答曰:摩诃僧祇师名为大事,...略称沙喝。禅林中,大众食斋时,立于食堂一侧,作就食之呼号与呼报食物之名者,称为喝食行者;一般以未得度之童子任...凝然常住之意。又称本性常、自性常。佛三身中,自性身之常住即为凝然常。亦即自性常住之真如法性。法相宗以真如法身...【名色义】 p0586 俱舍论十卷三页云:名色何义?色、如先辩。今唯辩名。颂曰:名、无色四蕴。论曰:无色四蕴,...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这一生都是在做一个梦,在梦境里面我们常常不知道是梦,把梦里的一切都看成非常真实,于是在梦里面就不断地在做梦,...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佛陀的慈悲开了很多很多的法门,我们一般说是八万四千法门。那么在这么多的法门当中,其...
阿弥陀佛,诸位吉祥。 今天呢给大家说一个《佛灵僧不灵》的故事。因为在我们南海普陀山呀,这观音菩萨的道场。大家...
佛陀诃责十种魔境的过失。 魔境产生的因由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中途成狂,因依迷惑,于未足中生满足证,皆是识阴用...当佛陀在波罗奈国鹿野苑弘法教化时,梵摩达王的妻子怀孕十月后,生下一位女儿。这女孩不但长得端正可爱,而且一生下...闭关,又称掩关,这个名词和风气在印度没有,中国也是到元朝之后,甚至到了明朝,才看到这种修行方式的记载。闭关可...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这幅著名的楹联,语出清末名将左宗棠,最先撰录于...问: 怎样才算不盲修瞎练?感恩法师 宏海法师答: 第一点,要深信因果轮回。如果不相信这一点的话,不能说他学习佛...
楚南(唐杭州千顷山)[《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楚南。闽人也。俗姓张氏。爰在髫龄冥然跪于父母前诉志出家。投开元寺昙蔼师而受训焉。当授经法目所经睹辄诵于口。执巾侍盥洒扫应对。颇能谨愿。迨乎冠岁乃落发焉。诣五台登戒。就赵郡学相部律。往上都学净名经。一律一经略通宗旨。则知顿机不甘为渐教缚。遂往芙蓉山。根性未发。谒黄蘗山禅师。问答虽多机宜顿了。倏值武宗废教。南遂深窜林谷。大中兴教出遇升平。相裴公休出抚宛陵。请黄蘗出山。南随侍由此。便诣姑苏报恩寺专行禅定。足不逾阈仅二十余载。干符四年苏州太守周慎嗣。向风请住宝林院。又请居支硎山。至五年昌化县令徐正元。与紫溪戍将饶京。同召住千顷慈云院。训示禅徒之外。唯俨然在定逾月。或浃旬。光启三年前两浙武肃王钱氏。请下山供施。昭宗闻其道化赐其鹿胎衣五事。别赍紫衣。文德六年二月忽双虹贯堂室。二鹿蹶然入寺。法堂梁折至五月辞众。后于禅床垂两足伸二臂于膝。奄然而卒。春秋七十。僧腊五十六。迁塔于院西隅。大顺二年壬子岁二月。宣州孙儒寇钱唐之封略。兵士发塔见南全身不散爪发俱长。悔罪而去。南公平昔着般若经品颂偈一卷破邪论一卷。以枝梧异宗外敌见贵于时也。
上篇:智常(唐庐山归宗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 下篇:玄泰(唐南岳七宝台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
梵语 da?a-a?ubha,巴利语dasa-asubhā。指尸体自腐烂至成白骨之十种状态,即膨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
活童子
聪慧
诃利底南
苏摩国钵
一切诸法皆无我性
师保
阿耨多罗
佛本行集经
沙弥喝食
凝然常
名色义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梦里五家财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佛灵僧不灵

魔境生起时应如何保持正念
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缘
闭关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