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亦名:淫戒犯缘 子题:诸戒通缘、大淫戒别缘、自有淫心行淫、怨逼行淫、淫不受乐、裹隔、有隔有隔、有隔无隔、无隔...(术语)绝妙至极也。三论玄义曰:佛名大觉,老曰天尊,人同上圣,法俱妙极。大日经疏曰:一一真言皆如来妙极之语也...(一)一堂、一座之义。乃禅宗于点茶时之用语。又称点茶一中。即设斋食时,于能容纳全部人之堂中行点茶。敕修百丈清规...(一)法师十德。新华严经卷三十八“十地品”,谓菩萨于第九地,作大法师,具法师行,善能守护如来法藏。华严经疏卷四...梵语 ?rāvaka,巴利语 sāvaka。音译舍罗婆迦。又意译作弟子。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依布施之对象分有五种。即:(一)施远来者,(二)施远去者,(三)施病瘦者,(四)施饥饿者,(五)施智法人。[诸经要集卷...(术语)百八三昧之一。知无尽法(即无为法)之禅定也。智度论四十七曰:无尽三昧者,得此三昧,灭诸无常等相,即入...(术语)众生之心性灵妙,故曰心神。止观五之三曰:色法尚能如此,况心神灵妙,宁不具一切法耶?...随著十方众生的意业而普遍示现其身,如观世音菩萨是。...(植物)Arjuna,又作頞顺那,阿阇那,阿周陀那,阏剌树那,夷离淳那。印度所产之乔木,尊树中之一也。龙树菩萨之名...指众生于临命终时,对自体、境界及往生之处起俱生起之贪爱,以招引次生果报之惑业。为“发业惑”之对称。此惑能助长...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大悲咒的影响:汉传佛教中,有一个知名度和普及率最高的咒语,就是大悲咒。她在汉地弘传的历史极为悠久,从唐代翻译...
忏悔有几种方法,有取相忏,有作法忏,有实相忏。这里谈到的就是在整个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这是...
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 足下时时游净土,心头念念绝娑婆。 傍华随柳须回顾,临水登山勿放他。 等得阿侬...
现代人总觉得生命很短暂,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成为吃喝玩乐的功利主义。相反的,如果有了禅定...
曾国藩(1811-1872)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37岁任礼部侍郎,后任总督,任大学士,直到封侯拜相,...
业力是第六意识造作,果报是第八识释放。本来是独立的事件,那到底是什么把业力跟果报串起来而构成轮回的力量,这一...
明朝时有一位著名裁缝师名叫厉成,刀法如风,名官大臣的衣服,经他一剪裁,个个合身且仪态万千,到他退休那天,许多...
人生几十年只在瞬息之间,纠缠于蝇营小事中却忘了生命无常。其实,有时候生命很脆弱,脆弱到我们没有任何的准备去承...
景霄(后唐杭州真身宝塔寺)[《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景霄。俗姓徐氏。丹丘人也。初之听涉在表公门。后慕守言阇黎义集敷演于丹丘。执性严毅寡与人交。狷急自持。多事凌辚形器恶弱。后纳请往金华东白山奖训初学。时有江西徽猷律匠。出义记曰龟鉴录多学彭亨领徒到霄寺。正值讲次。当持犯篇再三叹赏。自此声溢价高。每晨滴茶一旦化为乳焉。着记二十卷号简正。言以思择力故。去邪说而简取正义也。武肃王钱氏。召于临安故乡宰任竹林寺。未几命赴北塔寺临坛。天成二年也。次命住南真身宝塔寺终焉。迁葬于大慈山坞。以本受师号塔曰清凉是欤。
上篇:从礼(后唐天台山福田寺)[《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 下篇:贞峻(后唐东京相国寺)[《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
在家人所应受持的二种戒,即五戒和八戒。五戒是尽形寿之戒,八戒只是一日一夜之戒。...
大淫戒犯缘
妙极
一中
十德
声闻
五种布施
无尽三昧
心神
十方业普现色身
阿顺那
润生惑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推荐】大悲咒和千手千眼的由来与功德利益

忏悔有这三种方法

行时正好念弥陀,心头念念绝娑婆

契悟当下这一念心

曾国藩的教子之道

是什么力量让轮回相续的

厉成裁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