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亦名:淫戒犯相 含注戒本·四波罗夷法:“佛言,若方便欲行不净,成者波罗夷,不成者偷兰遮。若教比丘行,若作,教...(术语)称佛智之不可思议也。无量寿经上曰:妙智无等伦。...禅林用语。谓“一”如尚未结束,其次之“二”则不来;禅林中每用以表示自然而然之道理。[五灯会元卷十七黄龙慧南章...(术语)Naya,译曰乘。大日经疏三曰:梵音娜耶,即是乘义道义,谓从一念善根乃至成佛,于其中间一一诸地所乘之法所...凡六十一卷。姚秦弗若多罗、鸠摩罗什合译。又称萨婆多部十诵律。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册。本书将戒律分为十项(十诵)...指依音声而得道。声,为耳根之对象,属六尘(六境)之一,故又作声尘。即听闻佛、菩萨说法,乃至歌呗等音声,由此证...五种推理之方法。即:(一)相比量,就所见而推理其他,如见烟则推知有火。(二)体比量,由此一体性而推知彼之体性,即...(名数)功德林菩萨,于华严会上为诸菩萨说十无尽藏:一信藏,二戒藏,三惭藏,四愧藏,五闻藏,六施藏,七慧藏,八...(譬喻)心之动乱如狂马,故曰心马。又曰心猿意马。观心论曰:心马终不调。安乐集上曰:凡夫心如野马。性灵集四曰:...(术语)Ācumbhin,禅定名。译曰接吻。探玄记十九曰:阿众毗者,此云接口,得言教密藏之定。...位于浙江定海县普陀山之紫竹林内。由山石裂罅所成。有二门,奔涛冲入,音发如潮,故称潮音洞。据普陀山志卷一所记,...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
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在我成佛的世界当...说到人的死亡,其实人天天随时在死,不只一年一月的衰老,而是每个时辰,每一刻、每一秒都在衰老。庄子讲得更彻底,...一切众生。自从无始一念妄动。而有无明。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起心动念。多造恶业。能为障碍。即障蔽自己佛性。业障...
有一个妇人,年轻时就欢喜打牌,几乎到了一天不打牌,日子就不能过的痴狂地步。一个家庭主妇不在家里相夫教子、管理...
一天晚上,我在杭州火车站候车厅外的长椅上等一位朋友,朋友要晚上七八点钟才过来,所以时间非常宽裕。当时身边坐着...阿兰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大学的专业是自己喜欢的设计专业,兴趣所至,学习对她来说简直就像是在玩一样,不仅成绩突...
末学生于一九五四年四月八日,法名演兵,一九七四年高中毕业,当时国家还没有恢复高考制度,一直在家务农。现有一儿...
先念 南无阿弥陀佛十句。 手持供水及米粒,至出食台前。 念云: 以此供水及米粒,施与一切神鬼等众。惟愿是诸神鬼等...
从礼(后唐天台山福田寺)[《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从礼。襄阳人也。善事父母颇扬乡里之誉。迨丧偏亲乃果决舍家。于时年已壮矣。及登具足请师传授戒文。念性殊乖卒难舍本。往往睡魔相挠。礼忿其昏浊作铁锥刺额兼掌。由是流血。直逾半稔。方遂诵通。自尔精持律范。造次颠沛必于是。以梁干化中游天台。乃挂锡于平田精舍。后推为寺之上座。持重安详喜愠不形于色。唯行慈忍。恒示众曰。波罗提木叉是我大师。须知出家非戒则若猿玃之脱锁焉。每所行持切于布萨诫众令护惜浮囊。时夏亢阳。主事僧来告将营罗汉斋。奈何园蔬枯悴。请阇黎为祈祷。礼曰。但焚香于真君堂。真君者周灵王太子。久闻仙去以仙官受任。为桐柏真人右弼。王领五岳司侍帝晨。王子乔来治此山。是故天台山僧坊道观。皆塑右弼形像。荐以香果而已自此俗间号为山王土地非也。时主事向仙祠而咒曰。上座要雨以滋枯悴。至夜云起雨霏三日而止。又僧厨阙用水槽栈。而山上有赤树中为材。来白礼。礼曰。某向真君道去但庀徒。具器以伺之。无何大风卒起曳什其树。取用足焉。其感动鬼神率多此类。两浙武肃王钱氏闻之。召入州府建金光明道场。檀施优渥。回施众僧身唯一布纳。通夜不寐一食常坐。且无盈长。同光三年乙酉岁冬十一月入灭。春秋七十九。僧腊五十二。火葬收舍利。立塔存焉。
上篇:彦偁(寿阇黎)(梁苏州破山兴福寺)[《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 下篇:景霄(后唐杭州真身宝塔寺)[《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
在缠真如的简称,即真如法性之理隐藏于烦恼缠缚之中。...
大淫戒犯相
妙智
一不去二不住
娜耶
十诵律
声尘得道
五种比量
十无尽藏
心马
阿众毗
潮音洞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六度集经

知道他心中的愿望,才能够应机说法
临终前身体四大的变化
圆瑛法师:念佛能消业障

给人感动也是一种布施

一位小老板杀生的悲惨报应
职场中难免伴随着心酸和泪水

深入佛法舍假修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