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为一需藉车拉转,以使之钻物之大锥。秦始皇建阿房宫(一说万里长城)时,曾造巨大之锥,其后,此大锥已无用。禅林遂...【声闻乘道非佛乘道】 p1394 无性释一卷十一页云:是故当知声闻乘道,卽佛乘道,不应道理。若尔;其果应无差别。又...亦名:七种治法 子题:诃责、摈出、依止、遮不至白衣家、不见罪、不忏罪、说欲不障道、三举、降伏羯磨 行事钞·僧网...亦名:檀那、陀那钵底、施主 资持记·释讣请篇:“檀越,亦云檀那,并讹略也。义净三藏云,具云陀那钵底,此翻施主...(杂名)斥唯得诵其经,不得解其义者,谓为诵文法师。止观五之二曰:非暗证禅师诵文法师所能知也。...本指规定佛像之位置。其后,依照仪轨,用以衬托佛像者,亦称台座。古印度本无佛像,仅以一块方形板,表佛之存在。后...【一切自体诸行皆悉无常】 p0018 瑜伽八十六卷十一页云:复次由五因缘,当知一切自体诸行,皆悉无常。谓一切自...(术语)言语为诠义理者也。...(术语)佛智能了达诸法,故云觉悟智。金刚顶经一曰:一切金刚界觉悟智。...梵语 pranidhāna-pāramitā。又作钵罗尼陀那波罗蜜。十波罗蜜之第八。即菩萨以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誓愿,为到达...以火浣布制成之袈裟。火浣布,乃以火鼠之毛纺成者,不惧火,垢秽时得投于火中而浣之。据法苑珠林卷三十五载,魏明帝...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在《高僧传》上说:南北朝有一个道秀法师。这个道秀法师,在《高僧传》上说他是博学多闻,通达很多的教理,智慧也特...
白马寺在河南洛阳市东郊,称为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于历代圣贤。于是以念佛一门,而分四种:曰持名念佛、曰观像念佛、曰观想念...
一、唐寒山《寒山诗》 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 心中无一事,水清众兽现。 心若不妄起,永劫无改变; 若能如是知,...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人生其实就那么简单】 人只要到了火葬场,你浮躁的心就会很快安静下来,把名利和财...
有一天,有学僧问慧日法安禅师:如何是和尚为人一句?法安禅师说:狗走抖擞口。 学僧又问:禅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佛教有一句古训: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若以我的解释是这样的:将相是豪杰的型范,大丈夫是圣贤的型范,...问:心中妄念纷飞,应当用什么方法对治? 答:佛在《遗教经》上告诉我们,只要能把心制伏,使之专注一处,无论任何...
常达(唐吴郡破山寺)[《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常达。字文举。俗姓顾。海隅人也。发迹何阳大福山。游学江淮诸胜寺。达允迪中和克完戒法。专讲南山律钞。后求涅槃圆音法华止观。复通阴符老庄百家之书。其余分时之学尽二王之笔迹。后随方参禅诣于宗极。俄属武宗灭法。叹曰。我生不辰不自我后。由是寝默山栖。委裘遁世而无闷焉。宣宗重建法幢荐兴精舍。合境民人皆达之化导。故太守韦曙特加崇重。身不衣缯纩。室唯蒙薜萝。四众知归诸方慕化。其洁白鹤鹭如也。咸通十二年合郭。僧民请绍四众教诲。或游遨垧牧。或啸傲海壖。不出林麓动经数载。虽贵士单车诣门。莫得而见于七五言诗追用元和之体。着青山履道歌。播人唇吻。忽于自恣明辰鸠众于长廊。合掌遂申长别。辞甚刚正。因卧疾不起。绝食七日而逝。实咸通十五年九月十六日也。春秋七十四。僧腊五十一门人会清传郎奉灵柩殡于寺之东南三百步。后年即坟起塔。颖川陈言撰塔铭。邑大夫汝南周思辑为檀信。干符四年立碑焉。
上篇:慧灵(唐京兆圣寿寺)[《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 下篇:丹甫(唐越州开元寺)[《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
(人名)宋沙门契嵩于永安山之精舍作正宗记。见五灯会元十五。...
度轹钻
声闻乘道非佛乘道
治法七种
檀越
诵文法师
台座
一切自体诸行皆悉无常
言诠
觉悟知
愿波罗蜜
火浣布袈裟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道秀法师嗔心堕为蟒蛇

中国十大著名寺院

持名念佛为往生净土之要

十首著名悟道禅诗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