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如来之宿于母胎也。无量寿经上曰:舍彼天宫,降神母胎。...(杂语)讲会之结末,即讲会之最终日也。...亦名:与未受具同诵戒犯缘 子题:口授、书授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五缘成犯:一、是佛说法,二、字句味,三、未受...(人名)Suvarsa,迦叶遗部部主之名。译曰善岁。因之云苏婆利师部。见开宗记一本。...【根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p0924 瑜伽二十六卷七页云:云何根差别建立补特伽罗?谓根差别故;建立二种补特伽罗。...(1434~1484)明代学者。江西余干人,字叔心。自幼志于经学,专修程颐、程颢及朱子之学,为当时白鹿洞书院重要人物...(流派)禅宗之别名。以觉悟佛心为禅之体也。佛心何物?心之自性是也。故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人心之性即佛性也,...凡二卷,后分为七卷。南北朝颜之推(531~590)撰。编辑于隋文帝仁寿年间(601~604)。系颜之推教训子孙之文集。内...指比丘所居而无罪之房屋。能令家屋成为净屋之施主,则称净主。据善见律卷十七载,筑造净屋,初竖柱时,先作坑,以柱...比丘为了资养色身,而向人乞食。...为“随相戒”之对称。又作无相戒。谓持戒者心无执着,视诸戒犹如虚空,而远离持、犯之相。[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五]...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为什么要学佛法?佛是觉,你要生极乐世界有生极乐世界的方法,方法就是念佛。有的不念佛,没念一声佛,只修观想。 ...
难屠替一位富翁看顾牛只,虽然只是个牧牛人,但他尽可能存钱。有机会,他就到富翁的家去,也因此有些机会能够遇见佛...六和敬中的「利和同均」,讲的是均等、公平的原则,可以帮助团体化解利益冲突,让大家有福同享。 为什么一般人无法...龙山的善国寺有两个和尚:悟空和悟了。一开始他们每天都出去化缘,后来就只有悟空天天出去化缘了。原来,悟了发现龙...
疾病有三类:一是业障病,宿世的恶业;二是内伤,五脏六腑受到伤害,叫内伤;三是外感,外面的风、寒、暑、湿,邪气...
我们看到世界上形形色色、日月星辰、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我们都看的清清楚楚,甚至人老人、小孩、男人、女人,我们...问: 许多上班族因每日上班下班,不断重复,一生好象就这样过去,而借着唱卡拉OK或去PUB喝酒来排遣无力感。该如何面...
每个人由于自己所受的教育程度、思想修养以及成长的生活环境不同,对同一个人会有不同的评判标准。他们往往以自己固...
道澄(唐京师章信寺)[《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道澄。姓梁氏。京兆人也。父涉中书舍人。生而奇表辄恶荤肴。出家如归无所顾恋。忽遇禅僧摩顶。与立名曰道澄。瓶锡常随冥合律范。号律沙弥也。受具之后习听南山律于诸学处。微其玷缺。然性都率略住寺不恒。或奉恩庄严草堂等寺。所到便居护生为切。建中二年坐夏于云阳山。有虎哮吼入其门。澄徐语之。其虎摇尾襵耳而退。徙居章信寺。或问其故。澄曰。出家者可滞一方乎西域三时分房俾无贪着。观门易立矣。不然者岂通方广恕乎。贞元二年二月八日。帝于寺受菩萨戒。京甸倾瞻赐赍隆洽。所受而回施二田矣。五年帝幸其寺问澄修心法门。又敕为妃主嫔御受菩萨戒。十六年四月。敕赐号曰大圆。十九年九月十八日。终于此寺焉。
上篇:辩才(唐朔方龙兴寺)[《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 下篇:清彻(唐钟陵龙兴寺)[《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
梵名 Sundara-nanda。意译作艳喜。本名难陀,因其妻名孙陀利,故以孙陀罗难陀名之。为净饭王第二子,释尊之异母弟。...
降神
结讲
共未受具同诵戒犯缘
苏波利
根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胡居仁
佛心宗
颜氏家训
净屋
乞食
离相戒
【大藏经】教观纲宗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推荐】一生念了无量数的佛号,为何却没往生

对抗危险的唯一保障是正确的心念
「利和同均」化解利益冲突
只知道缘来之福,而不懂得缘去之福

三类疾病的对治方法

点亮心灵之光
圣严法师:如何面对消沉的人生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