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谓于虚诳语。不深厌患。不远不离。安住成就。如是名为有虚诳语者。...(术语)二无常之一。一切有为之法,刹那刹那生灭而不停住,是曰念念无常。见智度论四十三。...(经名)有二部:一为佛说顶生王故事经,一卷,西晋法炬译,一为佛说顶生王因缘经,六卷,赵宋施护译。二经共说顶生...【优波尼沙陀】 资中,此云尘性,以观尘性空而得道故。亦名优波尼杀昙。...即境、行、果三者之并称。境,指观照、信或理解之对象;行,由观境而起信解之修行;果,指因其修行而得之证果。其中...(传说)涅槃经二,诸比丘再三请佛住世,佛言:汝等不应作为是语,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是迦叶者当...帝释悬宝珠网以装饰宫殿,这些宝珠的光明互相辉映,一珠现一切珠影,一切珠尽现一珠之中,各各如是,重重影现。...《佛地经论》七卷,亲光等菩萨造,唐代玄奘译。相传亲光是护法门人,丹珠尔收有戒贤造的《圣佛地经释》一部和本论基...指问难、异义之气势。法华文句记卷十下(大三四·三五○中):“近见秀公法华圆镜,广立难势,不越先规;今攒旧闻,...(堂塔)在禅林僧堂之后。首座之僧代住持提撕众僧之处。此屋连于僧堂而邃闇,故高其制,使之敞明,名为照堂。或作之...寺院之房舍,乃梵行者之清净住室。明代智旭著有“梵室偶谈”。 p4633...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
我们看这个家字,上面一个宝盖,好像一个房子一样,底下一个豕,是小猪。你不觉悟的话就好像关在一个小范围的这个小...病危 同参道友应悉心照料,如法供应饮食、汤药。病室应保持整洁,焚香以杜绝臭秽。垫褥宜柔软暖和、空气畅通,以减...
嗟嗟!人之精神用之诗字,吾见右军李杜,不出生死;用之佛法,吾见散乱艳喜,愚痴特迦大事已办! 那么我们一个人的...
原文: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特以慈悲心切,现九法界身,种种方便,度脱众生。(九法界,即菩萨,缘觉,声闻,天,...一粒百合花籽,意外地落到麦田里。花籽发茅了,抽出修长的茎和叶,又孕育出了花蕾,开出了洁白的花。看看周围都是麦...
太虚大师说得好: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修行这两个字,修,是如何修法?行又是如何的...
【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须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观。一念中止观具足,非别有止...有位先生在事业上、家庭上都遭遇了很多挫折,他问我怎么办,我告诉他念完准提咒二十万遍后,问题一定会解决。 结果...
鉴真(唐扬州大云寺)[《宋高僧传》卷第十四]
【历代名僧辞典】
释鉴真。姓淳于氏。广陵江阳县人也。总丱俊明器度宏博能典谒矣。随父入大云寺。见佛像感动夙心。因白父求出家。父奇其志许焉。登便就智满禅师循其奖训。属天后长安元年诏于天下度僧。乃为息慈配住本寺。后改为龙兴。殆中宗孝和帝神龙元年。从道岸律师受菩萨戒。景龙元年诣长安。至二年三月二十八日于实际寺依荆州恒景律师边得戒。虽新发意有老成风。观光两京名师陶诱。三藏教法数稔该通。动必研几曾无矜伐。言旋淮海以戒律化诱。郁为一方宗首。冰池印月适足清明。貌座扬音良多响答。时日本国有沙门荣睿普照等。东来募法用补缺然。于开元年中达于扬州。爰来请问。礼真足曰。我国在海之中。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虽有法而无传法人。譬犹终夜有求于幽室非烛何见乎。愿师可能辍此方之利乐为海东之导师乎。真观其所以察其翘勤。乃问之曰。昔闻南岳思禅师生彼为国王兴隆佛法。是乎。又闻彼国长屋曾造千袈裟来施中华名德。复于衣缘绣偈云。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以此思之诚是佛法有缘之地也。默许行焉。所言长屋者则相国也。真乃慕比丘思托等一十四人。买舟自广陵赍经律法离岸。乃天宝二载六月也。至越州浦止署风山。真夜梦甚灵异。纔出洋遇恶风涛。舟人顾其垂没。有投弃[木*笺]香木者。闻空中声云。勿弃投。时见舳舻各有神将介甲操仗焉。寻时风定俄漂入蛇海。其蛇长三丈余。色若锦文。后入鱼海。鱼长尺余。飞满空中。次一洋纯见飞鸟。集于舟背压之几没洎出鸟海乏水。俄泊一岛。池且泓澄人饮甘美。相次达于日本。其国王欢喜迎入城大寺安止。初于卢遮那殿前立坛。为国王授菩萨戒。次夫人王子等。然后教本土有德沙门足满十员。度沙弥澄修等四百人。用白四羯磨法也。又有王子一品亲田。舍宅造寺号招提。施水田一百顷。自是已来长敷律藏受教者多。彼国号大和尚。传戒律之始祖也。以日本天平宝字七年癸卯岁五月五日无疾辞众坐亡。身不倾坏。乃唐代宗广德元年矣。春秋七十七。至今其身不施苎漆。国王贵人信士时将宝香涂之。僧思托着东征传祥述焉。
上篇:道光(唐杭州华严寺)[《宋高僧传》卷第十四] | 下篇:守直(唐杭州天竺山灵隐寺)[《宋高僧传》卷第十四] |
亦名:掉臂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掉臂者,垂臂前却也。”资持记释云:“前却,却即后也。”(事钞记卷二五...
有虚诳语者
念念无常
顶生王经
优波尼沙陀
境行果
无上正法付属
帝网天珠
佛地经论
难势
照堂
梵室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慧律法师《僧伽的临终和善后》

吾见散乱艳喜,愚痴特迦大事已办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以悲心现九法界身
你该生长在哪里

【推荐】修行要如何去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