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佛事者佛济度众生之事业也,佛济度众生或以光明或以佛身,或以香饭,或以衣服卧具等,于此娑婆界不依他之方...【中有有无】 p0360 显扬十八卷六页云:又命终后,或有中有。谓将生有色界者。或无中有,谓将生无色界者。...亦名:盗戒制意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言制意者,资财形命之本,非此不济。人情保重,恋着处深。然出家之士,理须...(术语)安住于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也。仁王经说五忍,此为第四。或为初地之证名,或为七八九地之悟名。智度论五十曰...(术语)显体为名,名彰于外而号令于天下为号。名与号其体一也。此名号之目,虽通于诸佛诸菩萨。然以指弥陀之名号即...(图像)佛之头发,旋屈为螺文者。不惟头发,佛之身毛悉为右旋。般若经三百八十一曰:世尊首发,香洁细软,润泽旋转...云何中不寂静苦?谓生色界远离顺解脱分者。...【后得智是世间出世间】 p0879 世亲释六卷十四页云:后得卽是能成立智;此不应说唯是世间。由于世间未积习故。...【质直】 p1340 集异门论二卷五页云:质直云何?答:心不刚性,心不强性,心不硬性,心纯质性,心正直性,心润滑性...是外道的邪见,以五蕴为起见的对象,依色法和心法为根本。六十二见者: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法为对象,起常、...(天名)护法诸天现童形而给侍于人者。释门正统八曰:天童给侍。法华经安乐行品曰:天诸童子,以为给使。...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1940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应该觉照。我们念佛的人,应该有觉照。照的意思,就像大家念...五会念佛的念法: 第一会,平声缓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二会,平上声缓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三会,非缓非急念,南...现在有许多知识份子激烈地反对因果报应和因果法则,他们从没有仔细地想一想这种见解给社会留下了多大的祸害。 我们...
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位在韩国佛教界不太出名的老和尚在釜山法雨寺圆寂了。 他俗姓黄,法名河潭,19岁在金刚山长安...
诸位,从明天开始我们开始我们开始引导大家修习这个道法,我们必须让这个道法在心中生起来。但这个道法是什么,你要...
现在信徒来皈依三宝的也很多,皈依三宝就是皈依过了之后作为一个正式的佛教徒了。没有皈依之前,甚至你在家里吃素念...
无分别智的意境是甚深的,这个「甚深」有二个:第一个【境智甚深】,第二个【法性甚深】。一个是能缘的智慧甚深,一...
大家一定要坚信一点,这个六字洪名阿伽陀药,万病总治。现在有些焦虑的病,抑郁症啊、焦虑症啊、失眠啊,这些问题都...
惟靖(唐明州伏龙山)[《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历代名僧辞典】
释惟靖。吴门人也。年三十许。形奇貌古且类憨痴。入国宁寺巡僧房唱曰。要人出家请留。下至经藏院见二众阇黎大德慧政。便跪拜伸诚愿容执侍。政公允纳与剪饰。于天台受具。暂归谢政。便寻访名山。有知识处必经寒燠。自尔勤于禅法未尝发言。即居定光禅师废金地道场。侵星赴禅林寺晨粥而多虎豹随到寺门。虎踞地若伺候。靖出复随至金地迟明巨迹极多靖恐人知以锄灭虎迹。俄患背疽困睡。有鸩鸟粪于疮所。非久全愈。又虞冰雪备粳粒半斗。每日以铫合菜煮食。置粳于地窖中。过期用米常满不耗。靖乃筑之而云。吾被此物知非理也。寻居伏龙山。山可瞰海峰势岧峣。昔僧鉴诸曾隐于是。诸即唐王相国之母弟也。能文习道。刺史多往谒之。靖续遁此山。刺史黄晟常请出州。供施繁委。末于奉川北山置院。示疾坐终。享龄七十余。窆于山下。茔塔存焉。
上篇:文喜(唐杭州龙泉院)[《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 下篇:圆绍(唐东京封禅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
(术语)谓由果推因,由末究本之喻法。例如大海有本谓大河,大河有本谓小河,小河有本谓大池等。八喻法之一。见涅槃...
音声佛事
中有有无
大盗戒制意
无生忍
名号
螺发
中不寂静苦
后得智是世间出世间
质直
六十二见
天童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念佛时该如何观想
五会念佛的念法与解释
不信因果的可怕

河潭和尚念佛成就的不凡事迹

【推荐】是自己把痛苦扩大了

没有文化的人,念阿弥陀佛圣号就可以

一切法本来就是无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