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十乘观法之一。识别观智之通塞,使去塞而就通也。...十种像金刚宝石一样晶莹锐利的心,即觉了法性、化度众生、庄严世界、善根回向、奉侍大师、实证诸法、广行忍辱、长时...亦名:过量坐具戒犯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五缘成:一、作坐具,二、过量,三、为己,四、自作使人,五、作成。...又作持午。佛教戒律规定出家人必须在规定之时间内进食。此段时间即从早晨以迄中午。凡超过中午之时限而进食者、称为...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所参访五十三善知识中弥勒菩萨之住国。此国位南天竺,临近海岸,故称海[氵*闲]国。六十...(一)意译度边地。为鸠摩罗什译仁王经卷下所说之菩萨修行阶位。此阶位位于“无相阇陀波罗位”之后,“须陀洹位”之前...(名数)常持者。三衣,钵,香合,拂子,尼师檀,纸被,浴具也。见诸乘法数。...(杂名)维那之住室。象器笺二曰:维那寮又曰纪纲寮。...【乐事】 p1307 杂集论八卷十六页云:何故此灭复名乐事?第一义乐事故。出世间乐所依事故,名乐事。...即楞伽经所说之相与非相、因与果、我与无我、人与所修法,皆各平等,无有高低、胜劣、广狭等之对立或差别,此乃大乘...(术语)对果而谓为因,对末而谓为源也。华严经疏四曰:因该果海,果彻因源。...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佛顶首楞严咒...
要信心百倍地念佛 每当我遇到困难的境界,内心感到沮丧的时候,一想起这件事,就会使我又信心百倍地念佛。这件事,...
业力固然不可思议,但愿力也更不可思议;众生心地无明,受无明支配,不得洞彻诸法实相,生心染污五欲六尘,因而造作...
有些人信佛,但是并不常常念佛。有些人信佛,平常不念佛,到了临急濒危才呼喊佛号。俗语所谓平时不烧香,临急抱佛脚...
人之一生成败,皆在年幼时栽培与因循所致。汝已成童,宜知好歹,万不可学时派。当学孝,学弟,学忠厚诚实。当此轻年...
这就不是世间人的经验常识了。比如跑步,不快跑就已经有速度了;还没有行走就已经到达了。一般世间常识告诉我们,只...
或问:何得文中,彼佛有声闻弟子。答:此暂有终无,至下释文中当辩。 又问:厌苦趋乐,似专自利,何名菩萨。 答:求...
和州的一个村庄,有一个居民养了一百只鹅。有一天,这群鹅把邻居家的稻禾吃了。这邻居一看:你这鹅怎么吃我稻禾啊?...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汝等但能消除情念,断绝妄缘,对世间一切爱欲境界,心如木石相...
元安(唐澧州苏溪)[《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历代名僧辞典】
释元安。俗姓淡。凤翔游麟人也。丱年于岐阳怀恩寺从兄佑律师出家。唯经与论无不穷核。乃问道翠微次临济。各餐法味不饫香积之盂也。斫雕复朴逍遥自如。闻夹山道盛德至。造澧阳当稽问轇轕。又增明净。后开乐普山寻居苏溪。答酬请益多偶句华美。为四海传焉。以昭宗光化元年戊午十二月迁灭。享寿六十五。法腊四十六矣。临终告众颇多警策辞句云。
上篇:义存(唐福州雪峰广福院)[《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 下篇:恒通(招贤岑师)(唐明州雪窦院)[《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
(术语)拣择阿阇梨也。未熟之阿阇梨,有自称大宗师,导人于邪路者,故所化宜拣择其熟未熟焉。...
识通塞
十金刚心
过量尼师坛戒犯缘
过午不食
海[氵*闲]国
伽罗陀
七事随身
纪纲寮
乐事
四种平等
因源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再悲惨的境况,佛力都能加被

业力不可思议,但愿力也更不可思议

不信佛念佛,自恃聪明者可悲

印祖对青少年的教诲

感应上了就很容易,感应不上就很难

求生极乐是贪心吗

【推荐】人在愤怒时要有忍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