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宁〕系曰。稽诸律藏。出家者犯戒则招二罪。一违制。二业道也。高氏在家素不受戒。无违制愆。俗容有业道罪。宁得有护戒神邪。况高氏既持不杀。则冥然感止持无作之善生焉。因鲜克有终致遭幽责。告诸五众当畏护戒之神夫如是。明则有戒法。幽则有鬼神欤次成都府元和圣寿寺释南印。姓张氏。明寤之性受益无厌。得曹溪深旨无以为证。见净众寺会师。所谓落机之锦濯以增研。衔烛之龙行而破暗。印自江陵入蜀。于蜀江之南壖剃草结茆。众皆归仰渐成佛宇。贞元初年也。高司空崇文平刘辟之后。改此寺为元和圣寿。初名宝应也。印化缘将毕。于长庆初示疾入灭。营塔葬于寺中。会昌中毁塔。大中复于江北宝应旧基上创此寺。还名圣寿。印弟子传嗣有义俯复兴禅法焉。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杂语)清净微妙也。法华譬喻品曰:是皆一相一种,能生净妙第一之乐。...又作涅槃台。即火葬之际,安置遗骸,以供焚烧之台。[敕修百丈清规卷三、禅林象器笺卷一] p1328...(术语)众生所往之国土,名为趣。俱舍论八曰:趣谓所往。大乘义章八末曰:趣者盖乃对因以名是也,因能向果,果为因...亦名:众法羯磨 子题:单白、白二、白四、单白羯磨三十九法事、白二羯磨五十七种、白四羯磨三十八种 行事钞·通辨羯...Za'ahanjing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诸经篇幅短小,事多杂碎,故名。玄奘译名为《相应...梵名 Satī。(一)为印度神名。达刹(梵 Daksa)之女,鲁达罗(梵 Rudra)之妻,因父亲与丈夫争执而自杀身亡。 (二...(术语)爱者贪爱,罥者罥罟。谓愚痴之人,罹贪爱之罥,不得自在也。正法念经七曰:己为爱罥诳,作恶不善业。...(术语)无漏之圣智也。清凉玄谈五曰:世出世智依如来藏。...【触食如新剥牛皮】 p1451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卷十页云:问云何苾刍应观触食如新剥皮牛?答:假如其牛,有过于主;...为一切种智之略称。即佛了知一切种种法之智慧。据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载,唯佛有一切种智,声闻、缘觉等仅有总一切智。...梵语 sajkaksikā,巴利语 savkacchā, savkacchika。为五衣之一。意译掩腋衣、掩腋衬衣、覆腋衣、覆肩衣。又作僧脚...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劝说我们: 一切法门,皆须依戒定慧之道力,断贪瞋痴之烦惑。若到定慧力深,烦惑净尽,方有了...《心经》教人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但是当你被最亲爱的人背叛时,恐怕就空不了。 这时,你不要想说该不该...
文殊菩萨教授我们,说当你健康的时候,可要想到病苦的时候。健康的时候你要修行,要好好修观,到病苦时候你才用的上...许多朋友其实很想吃素,但是往往担心健康的问题而不敢吃素。其实,这大可不必担心。 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有素食的文化...问一:念佛为何限定七日? 答:克期取证故。放下万缘提起精神,勇猛精进,期得一心不乱。一七未成,再继二七。本堂...
注:本文仅限出家人看 安居的首日,称为结夏,在安居之始,得举行一定的法会仪式,以公告安居开始。元代以来,安居...
作为修行人,在行持上必须要奉行一个原则:诚敬主敬存诚。在这一点上,儒家圣贤和我们佛教历代的祖师大德都特别强调...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为比丘们开示:如果有众生习于杀生,而且广造杀业,将种下命终堕地狱、恶鬼...
自在(一钵和尚南印)(唐洛京伏牛山)[《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历代名僧辞典】
释自在。俗姓李。吴兴人也。生有奇瑞。稍长坐则加趺。亲党异之辞所爱投径山出家。于新定登戒。及诸方参学。从南康道一禅师法席。悬解真宗。逸踪流辈道誉孔昭。行止优游多隐山谷。四方禅侣丛萃其门。元和中居洛下香山。与天然禅师为莫逆之交。所游必好古。思得前贤遗迹以快逸观。龙门山得后魏三藏翻经处。王屋山得稠禅师解虎斗处。此山饮甘泉。改为甘泉寺。嵩山得梵法师马跑泉。居无恋着。所着三伤歌辞理俱美。警发迷蒙有益于代前。蜀王氏伪干德初。有小军使陈公。娶高中令骈诸孙女若人持不杀二十余年。后在蜀为男婚娶。礼须屠宰。高初不欲。亲戚言。自己持戒行礼酒筵。将何以娱宾也。依违之际遂多庖割。俄未浃旬得疾颇异。口但慌言。已而三宿。还苏述冥间之事。初被黑衣使者追摄入岐府城隍庙。庙神峨冠大袖与一金甲武士唔坐。使者领高见神。武士言语纷纭让高破戒。仍扼腕骂曰。吾护戒神将也。为汝二十年。食寝不遑。岂期忽起杀心顿亏戒检。命虽未尽罪亦颇深。须送冥司惩其故犯。城隍神问高曰。汝更修何善追赎过尤乎。高常诵持上生经。其数已多。于时懵然都无记忆恐惧之间白曰。诵得三伤颂一钵和尚歌。遂合掌向神厉声而念。神与武士耸耳擎拳立听。颜色渐怡。及卒章神皆涕泪。乃谓高曰。且归人间宜切营善。拜辞未毕飒然起坐备陈厥事。自此三伤一钵之歌颂。人皆传写讽诵焉。一钵和尚者。歌词协理激劝忧思之深。然文体涉里巷。岂加三伤之典雅乎。在遣弟子去江南选山水之最者。吾愿往中终老。到江州都昌县有好林泉回报。在行至叶县。道俗所留往隋州开元寺示灭。年八十一。则长庆元年也。
上篇:石藏(唐定州大像山定真院)[《宋高僧传》卷第十] | 下篇:无业(唐汾州开元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
(术语)谓执着也。大般若经七十一曰:能如实知一切法相,而不执着故,复名摩诃萨。往生要集上末引此文执著作依着。...
净妙
化坛
趣
僧法羯磨
杂阿含经(Samyuktagama-sutra)
萨蒂
爱罥
出世智
触食如新剥牛皮
种智
僧祇支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吉祥经

临终正念靠平时点滴栽培
圣严法师《不要再射自己一箭》

虚云老和尚入定的功夫
肉食并非增强身体耐力所必需
圆瑛法师:答何明亮居士问六则

寺院安居自恣仪轨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