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世界之界,向体质析之,如云微尘。微尘者,色体之极少为极微,极微之七倍曰微尘,微尘之七倍曰金尘,游履于金中间隙...(物名)Aśvagarbha,又作阿湿摩揭波。译曰马脑。慧苑音义上曰:阿湿嚩者,此云马也,揭波者脑也,若言阿湿摩揭波...(术语)阿兰若Āraṇya之略称。僧人所居处也。其义即空净闲静之处。见释氏要览。能改斋漫录曰:兰若二字,白乐天作...觉醒了悟之意。即体得真理、开发真智。据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载,觉悟乃是空无生无二,离自性之相。又六十华严经卷...(名数)一、常身,即真身也。二、无常身,即应身化身也。见涅槃经三十四。...普贤,梵名 Samantabhadra,或 Vi?vabhadra。音译三曼多跋陀罗菩萨、三曼陀颰陀菩萨、邲输颰陀菩萨。又作遍吉菩萨...誓愿延命利生之地藏菩萨。据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如来赞叹品载(大一三·七八三中):“有新产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物名)报午斋之鼓,画云形,故云云鼓。见象器笺十八。...全一卷。日本曹洞宗宗祖道元禅师着。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二册永平清规卷首。道元曾遇来自阿育王山而职司典座之老僧,彼...善良巧妙之意。指佛菩萨教化众生之方法巧妙。又作善权。为善巧方便(梵 upāya-kau?alya,音译作伛和俱舍罗)之略称...(1130~1200)南宋理学家。徽州婺源(位于安徽)人,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晦翁、紫阳,世称朱子或朱文公。绍兴十...劝发菩提心文...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无量义经...
怎么知道六度一定要智慧的引导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说忍辱,忍辱在本论当中说:于苦无动。我们菩萨很容易...
释迦牟尼涅槃说无常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至尊释迦牟尼佛传法之偈: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
现在人很讲究营养,或者喜欢吃肉来补充,或者喜欢买营养品,而且很贵的。其实,越讲究,越容易生病。许多病都是营养...修行的方法,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修行的目标,是熄灭贪嗔痴烦恼。因此,若能做到烦恼不生起,便不用著意于修行的细节...
过去无数阿僧祇劫时,提播婆底城的灯照王以正法治理国家,人民生活安稳而丰乐。灯照王的太子普光,出家成就佛道后,...作为出家人,如来家业的荷担者,不管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经济,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 首先都还要提高自身素质...
傅大士云: 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生老病死。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
作者简介:李丰,细胞病理权威、台大医院主治医师、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病理科副教授。1999年退休。她在30年成功抗癌...
乘恩(唐京师西明寺)[《宋高僧传》卷第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乘恩。不知何许人也。肇从志学知遍寻师。凡厕黉堂必穷义路。常训门人。曰。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仁智稍成。是殊名同实。趋菩萨地若下阪之走丸耳。恩乐人为学不忘讲导。及天宝末关中版荡。因避地姑臧。旅泊之间嗟彼密迩羌虏之封。极尚经论之学。恩化其内众勉其成功。深染华风悉登义府。自是重撰百法论疏并钞行于西土。其疏祖慈恩而宗潞府。大抵同而少闻异。终后弟子传布。迨咸通四年三月中。西凉僧法信精研此道。禀本道节度使张义朝。表进恩之著述。敕令两街三学大德等详定。实堪行用。敕依其僧赐紫衣。充本道大德焉。
上篇:宗密(圆禅师,照禅师)(唐圭峰草堂寺)[《宋高僧传》卷第六] | 下篇:知玄(唐彭州丹景山)[《宋高僧传》卷第六] |
凡四卷。全称圆满本光国师见桃录。又作本光国师语录、灵云见桃录。日本临济宗僧大休宗休(1468~1549)撰。收于大正...
微尘
阿湿嚩揭波
兰若
觉悟
常无常二身
普贤菩萨
延命地藏
云鼓
典座教训
善巧
朱熹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一个人不能安忍,主要是没有看到真相

禅宗历代祖师传法偈

健康是修出来的不是吃出来的
不起烦恼便是修行

善慧菩萨的下生因缘
明学长老:出家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

万般将不去,唯有早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