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钵露罗国】 p1253 西域记三卷八页云:从此东流、逾岭越谷,逆上信度河飞梁栈道,履危涉险,经五百余里,至钵露罗...【善说正法】 p1142 瑜伽二十五卷四页云:云何名为善说正法?谓于时时、能善宣说初时所作无倒言论。所谓施论、戒论...为三土、五土之一,或系唯识宗所立为佛身所居四土之一。略称化土。即佛变化身所住之土。据成唯识论卷十载,变化土即...(杂语)Dūta,译曰使者。...【常守尸罗】 p1011 瑜伽八十二卷十四页云:云何常守尸罗?谓不弃舍学处故。...(术语)法华迹门三周说法之一。说火宅之譬喻,以化中根之一周也。...指久远之十劫时间即如短暂之一念须臾。此乃依华严十玄门之意,念与劫融通。例如弥陀之成佛,由凡情观之,至今总历十...(术语)显教譬自性心之清净,曰心莲。密教谓肉团心之实形为心莲。莲华三昧经曰:常住妙法心莲台。大日经疏四曰:凡...(术语)阿罗汉灰身灭智而寂灭之境界也。无有漏之依身,故云无余依,其境界不可思议故云妙,圆寂故云涅槃。毗奈耶杂...梵语 tathā。又作如如、真如、如实。即一切万物真实不变之本性。盖一切法虽有其各各不同之属性,如地有坚性,水有...【五事因非因等分别】 p0284 瑜伽七十二卷十三页云:问:如是五事,几因?几非因?答:四、是因。真如、非因。如因...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
有一位巨商,为躲避动荡,把所有的家财置换成金银票,特制了一把油纸伞,将金银票小心地藏进伞柄之内,然后把自己装...
《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就是说,作为佛陀是福慧两足尊。他的智慧看到什么...很久以前,当时的印度由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所统治。有一次,印度境内爆发传染病,阿育王担心疫情扩大,阻断皇宫对外的...念佛三昧功德广大无边,具说如净土诸经中所示,实在都是不可思议。其实,简单而言,一切诸佛的本愿,如弥陀四十八愿...
现下总在分类什么富二代,穷二代,吊丝,高富帅之间的不公平,实际上命运并没有不公平,只是很多人习惯性的认为,别...智者大师说: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什么叫做禅?简单的讲就是真空妙有。 有些人以为禅就是完全的摄用归...问: 请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什么是心地法门,怎么修? 宏海法师答: 心地法门,可能在我给大家做交流时老提到...
痛苦是人生的拐杖,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只有精神世界的弱者才会埋怨人生的坎坷,而于勇者而言,痛苦,磨难,是...
道氤(唐长安青龙寺)[《宋高僧传》卷第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道氤。俗姓长孙。长安高陵人也。父容殿中侍御史。母马氏梦五色云覆顶。因有娠焉。母常听讲读大乘经晓夜不辍。意行太任之胎教也。逮乎诞弥异香芬馥。成于童稚。神气俊秀学问详明。应进士科一举擢第。名喧曰下。才调清奇荣耀亲里。后有梵僧扣门分卫。饭讫愿寓宵宿。氤接之谈话。言皆诣理。梵僧称叹。明晓辞诀方出门。闪然不见。氤由此无调选之心矣。乞愿出家。将知良珠度寸。虽有百仞之水不能掩其云也。何君亲而能阻入道之猛别心焉。乃礼京招福寺慎言律师为师。请益无替。及登戒法旋学律科。又隶经论。如是内外偕通矣。时有兴善寺复礼法师善属文。谓氤曰籍汝少俊可为余造西方赞一本。遂襞纸援毫略不停缀。斯须已就。其辞典丽。清净佛国境物庄严。临文若现前矣。礼师读讫顾左右诸德曰。奇才秀句吾辈莫能测也。自后服膺窗案昼夜精励。辩给难酬善于立破。礼师仰其风规。尝于稠人广众中宣言曰。氤之论端势若泉涌。从此闻天供奉朝廷。玄宗幸雒。敕与良秀法修随驾。御史李竫同请氤于天宫寺讲净业障经。其疏亦氤之著述也。时一行禅师国之师匠。过虑将来佛法谁堪扞御谁可阐扬。奏召天下英髦学兼内外者。集于洛京福先寺。大建论场。氤为众推许。乃首登座于瑜伽唯识因明百法等论。竖立大义六科。敌论诸师茫然屈伏。一行惊异曰。大法梁栋伊人应焉。余心有凭。死亦足矣。及乎大驾西还敕令扈从。乃有小疾上表。帝降中使赐药并方诏曰。法师将息。朕此药并方甚好。服食必差。所患痊愈早来西京。其顾遇也若此。仍属此际一行迁神。敕令东宫已下京官九品已上并送至铜人原蓝田设斋。推氤表白。法事方毕。宰相张燕公说执氤手曰。释门俊彦宇内罕匹。幸附口录向所导文一本置于箧笥。由是其文流行天下也。开元十八年于花萼楼对御定二教优劣。氤雄论奋发河倾海注。道士尹谦对答失次。理屈辞殚论宗乖舛。帝再三叹羡。诏赐绢伍伯匹用充法施。别集对御论衡一本盛传于代。后撰大乘法宝五门名教并信法仪各一卷唯识疏六卷法华经疏六卷御注金刚经疏六卷。初玄宗注经。至若有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乃至罪业则为消灭。虽提兔翰颇见狐疑。虑贻谬解之愆或作余师之义。遂诏氤决择经之功力剖判是非。奏曰。佛力经力十圣三贤亦不可测。陛下曩于般若会中闻熏不一。更沉注想自发现行。帝于是豁然若忆畴昔。下笔不休终无滞碍也。续宣氤造疏矣。四海向风学徒鳞萃。于青龙寺执新疏。听者数盈千计。至于西明崇福二寺。讲堂悉用香泥。筑自水际至于土面。庄严之盛京中甲焉。开元二十八年有疾将终。遣门弟子赍遗表云。某末品轻生虚均雨露。得陪缁伍许自精修。虽常袒右肩无施举袂之役。而执锡舒步得蠲负载之劳。属以时畅玄功德扬真化。不谓勤劬慕学造次养生。今月十六日苦肠忽加汤药无救。泉门自掩安沐尧风。夜台一归宁逢舜日。有定瘗于苍陇。无再谒于丹墀云。时帝览恻怛。遣中使内给事贾文瑰。将绢五十匹就院吊赠宣口敕。奉问氤弟子等。适闻法师迁神寂灭。痛惜良深。未审拟于何处安厝。赐到绢帛等。圣恩追悼。生荣死哀光于僧伍。俗寿七十三。僧腊五十三。以其年秋八月十二日葬于终南山阴逍遥园侧。白塔存焉。
上篇:玄逸(唐京兆华严寺)[《宋高僧传》卷第五] | 下篇:良贲(唐京师安国寺)[《宋高僧传》卷第五] |
(传说)昔有一国,五谷丰熟,人民安乐。王问群臣:我闻天下有祸,不知是何类?答曰:臣亦不见。王便敕一臣于邻国求...
钵露罗国
善说正法
变化土
杜底
常守尸罗
譬喻周
十劫须臾
心莲
无余依妙涅槃界
如
五事因非因等分别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巨商静心复得伞

《法华经》开示面对事情的三个态度
八岁的沙弥
念佛三昧的12种功德利益

【推荐】为什么富贵不能持久呢
净界法师:念阿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什么是心地法门,该如何去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