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显教譬自性心之清净,曰心莲。密教谓肉团心之实形为心莲。莲华三昧经曰:“常住妙法心莲台。”大日经疏四曰:“凡人汗栗驮心状,犹如莲华合而未敷之像,有筋脉约之以成八分。”性灵集七曰:“真言大我本住心莲,尘沙心数自居觉月。”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名 ārya-nāgarjuna-bodhisattva suhrllekha。全一卷。印度龙树造,刘宋僧伽跋摩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此书...比丘受具足戒时的三师七证。...(名数)于眼等之五根,加意根也。据大乘,则第七之末那识名为意根。据小乘,则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此六法有能生六...(人名)Ugra,具名郁迦罗越。舍卫国长者名。译曰功德。又曰威德。见慧琳音义二十六。长者诣佛所出家,佛为说法。见...【界建立由八相】 p0866 瑜伽四卷一页云:当知界建立由八种相。一、数建立,二、处建立,三、有情量建立,四、...在建佛寺,或作戒坛时,行一种之作法,而定其区域、界限,即其作法所限定之范围,叫做结界。...(942~1017)日本天台宗学僧。惠心流之祖,通称惠心僧都。大和(奈良县)人。登比睿山师事良源,才学早显,颇受赏...凡四卷。失译。乃属于杂部密教之密部经典之一。 又作七佛神咒经、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七佛十一菩萨陀罗尼经...【烦恼杂染对治差别】 p1195 瑜伽五十八卷十四页云:云何建立烦恼杂染对治差别?谓略四种。一、相续成熟对治,二、...佛于成道之后十二年间,说阿含经,世称有相教,因阿含经讲说诸法实有之道。...(杂语)Kumāra,又作矩么罗,鸠摩罗。译曰童子。见西域记十。...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无量义经...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一天,比丘们齐聚一堂,同声赞叹佛陀大慈大悲,即使提婆达多常怀恶心,毁害如来,佛陀仍不以为患,反而为其哀愍,放...
江南的冬忽然来临,干燥而寒冷,人们纷纷口鼻上火,这是身体对外境的适应措施,在泄内火,不是病,也不须刻意治疗,...
知足,就是知道满足,不去贪得无厌。这好像很好理解,但真正做到知足,也不是那么容易。少欲是说不作那些非分之想,...
儿女们不久你们就要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了。这是一个漫长岁月,将近四十年的职业生涯。作为父辈、一个经历了多年职业...
当代佛门耆宿梦参长老,于2017年11月27日下午16时30分在五台山真容寺安详示寂,世寿一百零三岁。僧腊87载。一代高僧...
吾人不做伤天损德事,怕什么东西。念佛之人,善神护佑,恶鬼远离,怕什么东西。 汝若常怕,则著怕魔,便有无量劫来...问: 师父慈悲,阿弥陀佛!师父刚讲到第八识,最究竟的方法就是把仓库拆掉,那这个拆的时候,下手处是在它起现行的...
(一)正知见 佛法指出了苦的事实,目的是要我们远离诸苦。但是如何离苦呢? 佛法中的四圣谛-苦、集、灭、道,是转...
心莲
【佛学大辞典】
上篇:心远离 | 下篇:心慧 |
行事钞·师资相摄篇:“依止意者,新受戒者,创入佛法,万事无知,动便违教。若不假师示导,进诱心神,法身慧命,将...
劝发诸王要偈
十师
六根
郁迦
界建立由八相
结界
源信
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
烦恼杂染对治差别
有相教
拘摩罗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提婆达多的妙行方便

在世间,唯一有意义的事便是修行

一辈子急急忙忙苦追什么

世界500强高管对女儿的忠告

一代高僧梦参老和尚于五台山安详示寂

汝若常怕,则著怕魔
如何改变第八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