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经名)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之略名,一卷,宋疆良耶舍译。说佛应韦提希夫人之请,而临频婆娑罗王之宫中,分十六观而说...(人名)Cunda,纯陀之异名。大部补注三曰:周那恐是纯陀,梵音不同。玄义私记七曰:周那者,经云王子周那,双卷泥...【幻等八喻】 p0388 摄论二卷十页云:复次何缘如经所说于依他起自性,说幻等喻?于依他起自性,为除他虚妄疑故。他...子题:法眼净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善来有五缘:一、得道者,故文云,于座法眼净也;二、对人法,文云,善来比丘...(名数)发智论有八品,称为八犍度,译作八聚八蕴等。大毗婆沙论为解释此八蕴之法门者。俱舍颂疏一曰:包括六足,吞...(术语)对显顿而立。开渐显顿与开权显实同。开渐教而显顿教也。...(菩萨)延命菩萨法之本尊即金刚萨埵也。是金刚寿命经所说,二种延命法中之一也。金刚寿命经略赞曰:此经本尊,延命...(经名)弥勒大成佛经一卷,秦罗什译。观弥勒菩萨下生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弥勒来时经一卷,失译人名。弥勒下生...何等有相行菩萨补特伽罗?谓住极喜离垢发光焰慧极难胜现前地中所有菩萨。...【味处有六种】 p0809 大毗婆沙论十三卷十二页云:味处有六种。谓甘、酢、咸、辛、苦、淡。问:为缘一味,生于...【寻思诸界差别道理】 p1179 瑜伽三十一卷三页云:又正寻思:如草木等、众缘和合、围繞虚空,数名为舍;如是六界、...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
恭敬心不仅仅是对佛、对菩萨,对人、对万事万物都要生起恭敬心来。你今天对佛有个恭敬心,就有功德了。你对这个人生...
鱼篮 捕鱼的人在河中设置只能进、不能出的竹篮,旁边放一些水草,引诱鱼儿前来藏身。鱼儿们争先恐后地游了进去,以...
禅宗二祖阿难尊者将入涅槃之际,付法予商那和修尊者,并且殷重叮嘱:昔日世尊游化至摩突罗国,曾经教示,此国有一位...
打坐要学会调理,调理什么呢?调理行动,调理出入息,调理念头,就是外调身、内调心,身心要如法,不然就会出毛病了...问:昨天聆听你的开示,颇感受益匪浅,感恩法师。可是末学是修学密宗的,有几个问题想提请法师解惑。 1. 昨日听法师...情感是生命非常奇妙的特质,微细而复杂,通常人们都生活在自我营造的情感世界中,难能自拔,因此学习佛法,是必须要...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前面的妄因妄果其体...
一心可现十法界 一切境界都是从心所现。一心可现十法界。心有善念,则入三善道;心有恶念,则现三恶道境;心念声闻...
慧显(伯济国达拿山寺传)[《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显。伯济国人也。少出家。苦心精专。以诵法华为业。祈福请愿。所遂者多。闻讲三论便从听受。法一染神弥增其绪。初住本国北部修德寺有众则讲无便清诵。四远闻风造山喧接。便往南方达拿山。山极深险重隒岩固。纵有往展登陟艰危。显静坐其中专业如故。遂终于彼。同学舆尸置石窟中。虎啖身骨并尽。惟余髅舌存焉。经于三周其舌弥红赤。柔软胜常。过后方变紫鞕鞕如石。道俗怪而敬焉。俱缄闭于石塔。时年五十有八。即贞观之初年也。
上篇:慧超(唐终南山蓝谷悟真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 下篇:道积(唐益州福成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
(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菩萨之左第二位。乌婆者亚之义,即亚于端严(计设尼)之意也。八大童子之一。主文殊能施...
观无量寿经
周那
幻等八喻
善来受具有五缘
八蕴
开渐
延命菩萨
弥勒本经
有相行菩萨补特伽罗
味处有六种
寻思诸界差别道理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因为吃饭而下地狱,这样太没意思了

苦难的源头

忧波毱多尊者的前世因缘

打坐要学会调理,不然就会出毛病
藏传净土法门弟子的问答
佛教是如何看待情感的

生命的目的只有一个,不是在争成败争对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