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僧祇译为众,即比丘、比丘尼之大众,此大众共有之物,名僧祇物。...(人名)Bhikṣuṇi Āryā,阿姨者阿梨夷之略,梵语阿梨耶,译言圣者,今依女声曰阿梨夷,即比丘尼圣者之意,为佛...过去、未来、现在三世各具三世,合为九世。即过去之过去、过去之未来、过去之现在、未来之过去、未来之未来、未来之...忉利天的天主,俗称为玉皇大帝。...亦名:法灭相 子题:袈裟变白、摩耶经、魔经律、魔民 行事钞·标宗显德篇:“摩耶经云,乐好衣服,纵逸嬉戏;奴为比...(术语)禅宗之教法。又禅与教。三藏所诠之法门为教。教外别传之宗旨为禅。禅家者流之判也。传通缘起上曰:或禅教两...凡二十卷。又称善恶业报论。唐代显庆四年(659)道世着。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对本书之撰者,自古有二说:一说道...(术语)为杀人念诵咒咀神之咒也。咒咀神为起尸鬼即毗陀罗是。古昔有倒悬乌刍沙摩明王画像而供物等皆转倒而作咒咀者...(术语)十地中第三地至第七地之间也。在此位之菩萨,故意起烦恼而济度众生,故名。...(名数)二种之烦恼。...(1639~1695)明末僧。日本曹洞宗寿昌派之祖。金华浦阳人,俗姓蒋。字心越,号东臬。十岁落发,后参谒翠微阔堂,居...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各位善知识:《孝经》: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孝经中,孔子说,孝,道德的根本,言教...
夫六道众生,无一不欲离苦得乐。尤以我人道欲求离苦之心更切,以其八苦交煎,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问: 居士到寺院里修行需要注意什么? 雍瑞法师答: 首先要知道,自己到寺院的目的是什么。真正的佛教居士到寺院的...第一:你一定要宽恕众生 。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伤害别人、毁谤别人、批评别人的时间,超过于冷静下来了解自己...
问: 弟子是受了菩萨戒的在家居士,想为儿女求婚姻,这样做可算是破了邪淫戒或四十八轻中的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
龙舒居士谈到当时有位长老,叫了明长老。他在为大众作开示的时候,常常说这么几句开示。这都是长老的苦口婆心了,也...
一、五戒的精神与实质 从培养慈悲心的观点出发,佛陀希望我们要不杀生;从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尊重他人的财富出发...
1.生平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缙云县人。母亲罗氏梦游鼎湖峰,有玉女授给她一枝青莲花说:这支青...
圆超(隋京师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圆超。观州阜城人。十地涅槃是其经略。言行所表必询猷焉。晚住京寺策名台省。仁寿末岁。下敕造塔于廉州化城寺。初达州西四十余里。道俗导引竞列长幡。南风劲利树林北靡。惟有幡脚南北相分。虽为风吹都不移乱。及初行道设二佛盘。忽有蜻蛉二枚各在盘上。相当而住。形极粗大长五寸许。色丽青绿大如人指。七日相续如前停住。行道既散欻然飞去。比后下塔还复飞来。填埋都了绝而不见。当下正中。塔基上空。五色庆云状如伞盖。方直齐正如人所为。云下见一白鹄翔飞旋转。事了俱散超还京室不测其终。
上篇:智教(隋京师弘善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 下篇:慧藏(隋京师光明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
四劫之一,即此世界坏灭之后,二十中劫间,只有虚空的时期。...
僧祇物
比丘尼阿姨
九世
帝释
法灭之相
禅教
诸经要集
咒咀
故意方行位
二烦恼
兴俦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报答父母恩

想离苦必须念佛
居士到寺院需要注意什么
慧律法师《减少烦恼的两个原则》

受菩萨戒的居士,能为儿女求婚姻吗

【推荐】死物上作活计

五戒的精神与实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