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声闻现观者,谓前所说七种现观,从闻他音而证得故,名声闻现观。...(名数)为往生弥陀净土之九种修行。观经十六观中,下三观说之。...(一)又称天台三大部、法华三大部、三大章疏。乃天台智顗大师所撰,为天台宗之三部根本典籍,即妙法莲华经文句、妙法...【三种受异熟业】 p0201 大毗婆沙论十九卷十六页云:复次有三种受异熟业。一、顺现法受业。二、顺次生受业。三、顺...指佛陀说法时所示现之一种神变,即从地踊出无量菩萨。如法华经卷五从地踊出品载,佛陀说法华经时,曾告示大众,娑婆...(杂语)此身即佛之意。观无量寿经有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语,其他经论无自身自佛之语。...【五利使】 即是五染污见。利使,是迷于‘理’之惑。利,指其性体猛利;使,有驱役之义,为诸惑的总称。五利使,乃...【三世因果】 三世,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世间所有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在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的迁流中,为一...【非律仪非不律仪业】 p0719 杂集论八卷三页云:非律仪非不律仪业者:谓住非律仪非不律仪者所有善不善业。若布...(物名)募集净财之帐簿。...【受取蕴】 p0726 大毗婆沙论七十五卷三页云:问:受取蕴云何?答:若受、有漏有取;彼受在过去未来现在,或起...(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贪嗔痴,令其尽净无余,方可了生脱死,此则难于登天,非吾辈具...
六道轮回确实是我们业力凡夫的真实的生命现象,但我们在这个分段生死的过程当中,往往看不到这样的广阔时空的轮回现...1、别人给倒水时、不要干看着、要用手扶扶、以示礼貌 2、别人对你说话、你起码要能接话、不能人家说了上句、你没了...
今晚我们讲如何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如何能够增长智慧,这些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容易令我们生烦恼的事情。这样在这...世间万事有缓急轻重之别,遇到灾难危急之时应取重舍轻,做紧急之事,而非目前所急的事情可以慢慢的来进行,才是聪明...四念住是佛教的人生观,即时时刻刻要保持的四种正念: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作为学佛的人,如果...
前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冯翊万年(今陕西西安一带)一个姓魏的人家。主妇寇氏半夜梦见天竺僧人将无数鲜花洒在...
一、贫家之子,勤劳孝亲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隆春居士小时候家境贫寒,从小就养成了放学回家帮大人做家务的...
法运(初荆州开圣寺)[《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运。姓邓。荆州长林人。姿容挺秀。有拔群之美。至于算历五行。洞其幽致。传述楚二晦星。以运为一也。后值智旷禅师。诲以出俗之资。便削除俗玩。剃发入道。修学禅要志乐闲寂。别于开圣西北起一道场。如常观行不隔昏晓。尝诵七佛咒等救济。无不辄应。隋末虎暴摩顶曰。天下正乱百姓遑遑。汝可远藏莫为他厌。及八营贼主杨道生承名迎接安置供给。萧铣次立又加奉敬。所获施物即入悲敬二田。又于州内别置道场。号为龙归精舍。铣乃请问兴亡。答曰。贫道薄德不得久为善友。时不测其言也。不久赵郡王恭溯游兵至。又加顶谒兵。又东下图像随身。又留一影令运慈属。允所谓道德之感动也。尝有信心士女。晨夕供施。妖邪鬼怪见必回心。社庙神祇悉参归戒。以武德中化往。春秋六十。葬于开圣寺智旷禅师塔侧。
上篇:慧岸(初蜀川沙门)[《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 下篇:帝示阶(幽州北狄沙门)[《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
【四种诤事及四种除灭】 p0465 瑜伽九十九卷二十四页云:如是诤事,略有四种,应知除灭,亦有四种。云何名为四种诤...
声闻现观
九品行业
三大部
三种受异熟业
从地踊出
自身自佛
五利使
三世因果
非律仪非不律仪业
劝化帐
受取蕴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如何才能仗佛慈力

相信六道轮回会给我们什么样的观念呢
人的基本礼仪

八种开发智慧的方法
估客驼尸
四念处

一代高僧玄高法师:愿生恶世中度人出苦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