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声闻入正性离生与菩萨入正性离生差别】 p1397 瑜伽七十九卷五页云:问:如说五种入正性离生。此中声闻入正性离生...(杂语)Śrāvatsa,译曰吉祥海云。卍字形也。...行事钞·通辨羯磨篇:“亦有转弄精神。观事乃同于法。而人事两缘,冥逾梦海。量时取法,全是师心。照教,教称不成;...(杂语)广大之极,更无盖之者也。与无上等同。又谓无所不盖也。无量寿经上曰:如来以无盖大悲,矜哀三界。同净影疏...(名数)华严宗所立十种之教体也。...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依法华经卷二信解品所说,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亦无灭,无大亦无小,无漏亦无为。维摩经...又作坐禅人十种行。据解脱道论卷四行门品载,十种行即:(一)令观处明净,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先须调适饮食,不饱不...即小乘的律藏,初分所明的是比丘戒法,第二分是比丘尼戒法,第三分是安居自恣等法,第四分是房舍等法。第三分及第四...(?~776)唐代不空三藏之俗家弟子。任京城寺观修功德使、知军事上柱国凉国公。天宝十三年(754),在甘肃武威从不...元魏译经居士。云中人,本姓拓跋。又称万俟氏,单称万氏。世居洛阳,故又为河南人。少曾出家,师事婆罗门。聪慧有志...亦名:漏失戒僧重尼轻 戒本疏·十三僧残法:“言漏失者,僧重尼轻。如多论解,女人烦恼染重,难拘难制;若制与重罪...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佛陀在舍卫国弘法时,一天,佛在只园精舍外空地经行,婆罗门突逻阇心怀嗔恚,来到佛所,对着佛破口辱骂,并说种种毁...
我们佛教信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临斋仪(即供养偈和供养咒),然后才可用斋。但我们很多人都只...
中国人喜欢喝汤,尤其是广东人,老火靓汤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人都觉得煲汤离不开肉,有肉味的汤才够浓、够鲜,其实不...做学问,虽然可为自己,但其并不是专为了自己;一般人,虽不专做学问,但其并不会得不到学问。 所以,凡是一个人,...
为什么净土法门讲信愿?这个愿就是厌离娑婆。这厌离娑婆不是在口头上说的,而是在内心深处要把它厌离到彻骨彻髓的程...
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摄大乘论》 这六道的众生,像鬼道、或者是畜生、或者是人、或...
我们无量劫来,每一期的受生都不是很如意,每一个人成长过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挫折、不如意的事情,所以我们会自甘卑...一棵树很喜欢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经常在树下玩,有时爬上树枝打秋千玩,有时摘果子吃。累了就躺在树下休息,树很高兴...
道臻(魏京师大中兴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历代名僧辞典】
释道臻。姓牛氏。长安城南人。出家清贞不郡非类。谦虚寡交。顾只读经博闻为业。诸法师于经义有所迷忘者。皆往问之。西魏文帝闻而敬重尊为师傅。遂于京师立大中兴寺。尊为魏国大统。于时东西初乱。宇文太祖始纂帝图。挟魏西奔万途草创。僧徒相聚缀旒而已。既位僧统大立科条。佛法载兴诚其人矣。尔后大乘陟岵相次而立。并由淘渐德化所流。又于昆池之南置中兴寺。庄池之内外稻田百顷。并以给之。梨枣杂果望若云合。及卒帝哀之废朝。丧事所资并归天府。送于园南为立高坟。茔封之地一顷。今所谓统师墓是也。近贞观中犹存古树。
上篇:僧猛(隋京师云花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三] | 下篇:智炫(隋福胜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
【不能无倒听闻正法】 p0341 瑜伽七十卷十页云:复次由三过故,不能无倒听闻正法。一、散乱故。二、愚痴故。三、不...
声闻入正性离生与菩萨入正性离生差别
室利靺瑳
羯磨不得师心
无盖
十种教体
空寂
十种行
四分律
李元琮
万天懿
故出不净戒僧重尼轻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谤骂世尊的婆罗门

「二时临斋仪」的内涵

煲汤不放肉,也能很好喝
圣严法师:怎样读书

内心深处要厌离到彻骨彻髓

【推荐】每个人都活在自己心中的影相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