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有为法的事物,由缘而生,当缘散时则其体衰灭,叫做体灭。但此体灭并非断灭,会待缘再生,故体灭是指当体灭而已。...(819~896)唐代僧。吴郡人,俗姓陆。开成二年(837),于法空王寺依清进为师。会昌元年(841)往恒阳受戒。二年居...(术语)定受生死苦果之定业因也。此有善恶之二,善之定业,定受乐果,恶之定业,定受苦果。又善恶之定业,各有三种...(界名)Brahmapurohita,色界初禅第二天之名。即梵辅天也。玄应音义十八曰:梵富楼,初禅第二天也。此云梵前益天,...【男根】 p0708 法蕴足论九卷四页云:云何男根?谓男、男体、男性、男势分、男作用。此复云何?谓脐轮下,膝轮...(地名)旧作祇洹、祇树、祇陀林。新作逝多林。逝多,译曰胜。逝多太子之林也。西域记七曰:逝多林,唐言胜林。旧曰...安置宝箧印陀罗尼之塔。依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所说,一切如来全身舍利积聚之七宝塔中,藏有宝箧印...(名数)一依法不依人。人为情有之假者。法为法性自尔之轨模。依法而可入道,人何关于实行,假令其人为凡夫外道,而...云何建立色蕴?谓诸所有色,若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所造者,谓以四大种为生依立持养因义,即依五因说名为造。生因者...【四种道理】 万事万物之存在或变化,皆有其依准的法则,大略别之,可分为观待、作用、证成、法尔等四种。《解深密...【于法三摩地善巧菩萨相】 p0754 集论七卷七页云:复次方广分中,于法三摩地善巧菩萨相云何可知?谓由五种因故...佛说盂兰盆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
问: 弟子听说打坐可以治好近视眼,怎样打坐才能治好呢? 梦参老和尚答: 你听说打坐可以治好近视眼,那你一定是有...
在佛教中,牛是十分高贵的动物,具足威仪与德行。《胜鬘经》中赞叹佛的伟大,就比喻佛为牛中之王。《无量寿经》中赞...甲、示真信切愿 ● 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娑婆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数据,全世界每年癌症死亡人数为820万,平均每8个死亡病例中就有...
佛在王舍城,为五百罗汉、菩萨千人说:从前有一贫人因生活穷困,所以受雇于商人,入海采宝。途中,船突然停止无法前...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面,对这段经文,给我们开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发无上道心怎么发? 他这样开示的:唯发一念...
我看打七呀,四个七都快打下来了。还有些师父,总是话头不得力,功夫没有入手处。为什么呢?心死不下去。再说呀,话...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
明导(洛州天宫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九]
【历代名僧辞典】
释明导。姓姚氏。本吴兴人。因官歙州遂家于彼。幼协雅调与众不群。隋末丧乱二亲崩殁。发心出家意存护法。所在寻逐弥勒戒检。以贞观初行达陈州。逢敕简僧唯留世。导以德声久被。遂应斯举。虽蒙荣闻意所遗之。乃叹曰。出家弘济务存许道。岂以名贯拘滞一方。乃翻然远征弃掷寺宇。至烁砺二师座下。餐禀幽奥。未盈凉暑声闻超挺。因令覆述纵达无遗学门义侣莫不推挹。自诸寺结憾讼及道俗牵连不决。皆请通之。及导面往吐言惬伏。皆叹其善达无诤权。导不思之力也。龙朔二年。道行夙彰。奉敕别住东都天宫寺。麟德元年。今上造老子像敕送芒山。仍令洛下文物备列。时长史韩孝威。妄托天威。黄巾扇惑私嘱僧尼。普令同送。威遂勒州部二十二县。五众通集洛州。各事幢幡克日齐举。导出众对曰。佛道二门由来天绝。邪正位殊本自硕异。如何合杂雷同将引。既无别敕不敢闻命。威大怒曰。是何道人辄拒国命。乃使人脱导袈裟。将行禁劾。导曰。袈裟敕度所着。非敕不可妄除。无敕令僧送道。所以不违国命。威怒曰。道人有不送天尊者出。导即挺身独立。预是僧尼同时总往导所。威怒曰。道人欲反。导应声语六曹官人曰。长吏总召僧尼唱反。此则长吏自反。众僧不反。须告御史导等一时崩出。威大忙惧降阶屈节。惭谢而止。以斯抗御季代少之。因僧大集简试度人。天宫饷食过中乃至。僧有不量时景者。取而进啖。导曰。诸大德并佛法遗寄。天下楷模。非时之食对俗而啖。公违法律现法灭缘。冒罔圣凡一至于此。众并愧之。因索水清漱月余不食。悲慨正法雕沦相及。道俗苦劝方乃进饼。以斯量之。故以护法之士不顾形有者。代有人焉。今年六十余。东夏英髦一期咸集导于清众有高称焉。
上篇:道兴(益州福胜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九] | 下篇:昙光(洛州敬爱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九] |
梵语 avyākrta。三性之一。一切法可分为善、不善、无记等三性,无记即非善非不善者,因其不能记为善或恶,故称无记...
体灭
元慧
定业
梵富楼
男根
胜林
宝箧印塔
法四依
建立色蕴
四种道理
于法三摩地善巧菩萨相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打坐可以治好近视眼吗

禅宗与牛的因缘
印光大师嘉言录--劝信愿真切

为什么出家人很少生癌

贫人持戒脱离险境
大安法师:无上道心怎么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