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梵语 ?rāvaka,巴利语 sāvaka。音译舍罗婆迦。又意译作弟子。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术语)解释经之文句,天台大师所用四种之方法:一、因缘释,或云感应释,究佛与众生之关系因缘而解释者。二、约教...(术语)别时修行之念佛,以定心见佛为目的。为欲三昧发得,于此世拜佛身,故定二七日,三七日,或九十日等期限,入...指净土法门。系唐代善导大师所判。以其速疾成佛,故称顿教;又以一切众生悉得乘此乘,故称一乘。观经疏卷一归三宝偈...全称魏书释老志。北齐魏收着。载于魏书卷一一四。为我国释道史志之滥觞。全志分佛、道二部分,佛教占极大篇幅。佛教...(地名)在浙江宁波。指要钞详解一曰:四明乃庆元府南面山名,有峰最高。四六在上,每澄霁望之如户牖,相传谓之石窗...【食不调性】 p0882 法蕴足论八卷十四页云:云何食不调性?谓以不食,或食过量,或食匪宜,而生苦受,总名食不...(天名)大梵天王之异称也。又总称色界之诸天。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毗奈耶杂事二十曰:梵王捧伞,天...(术语)谓刹那之间,具生住异灭之四相。转变无常也。对一期无常而言。仁王经上曰:一刹那经九百生灭。...【独觉乘证得】 p1384 瑜伽六十四卷五页云:独觉乘证得者:谓略有三种。一、先已得顺决择分善根证得。二、先已得证...(书名)十卷,护法菩萨造。唐玄奘译。是释广百论本者。与成唯识之破我法二执相表里。...八大人觉经...劝发菩提心文...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
问: 来自南洋的弟子,可否到东林寺出家?出家需具备什么资格与条件? 大安法师答: 阿弥陀佛!首先你有这一份这一...弘法网讯:4月12日,在本焕长老法体进入化身窑后的第7天,弘法寺举行了长老化身窑开启仪式。 上午9:08分,美丽的仙...神通广大并不代表是得道圣人 唐朝延载元年(西元六九四年),京城来了一个女人,自称是圣菩萨,此人为求名闻利养,...买点茶叶送远方的朋友。外面套着个极为大而精美的包装盒,肯定需要一些价钱。里面不过装着两小罐茶叶。去快递公司寄...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上万名诸大菩萨常跟随在一旁。 当时,在须耶越国有...
佛教它的终极关怀是了生脱死,圆成佛道;对世间的这些家亲眷属、功名利禄,都会从般若的层次作如梦如幻、如露如电之...尊敬的夏林长,各位护法居士: 我这次从重庆出来,经由北京到五台山,参加五台山广宗寺修建的法尊法师纪念馆落成开...从小被认为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这个词听上去并不像批评,我误以为个性不错。但个性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从没认真思考...
昙献(蒲州柏梯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昙献。姓张。京兆始平人。少事昌律师。昌虞乡贾氏。净行无玷精诚有闻。股肱之地咸所宗仰。所居谷口素有伽蓝。因此谷名遂题寺目为静林寺也。昌师摄念经行常志斯所。周武道丧隳坏仁祠。昌与俗推移而律仪无缺。随文御宇重启法筵。百二十僧释门创首。昌膺此选也。仍僧别度侍者一人。献预其位。住大兴善。昌后言归故里。悲瘗灵仪。掘出庄严。一佛兴世。博修院宇延缉殿堂。缁素翘诚始欣有奉。雕造未毕而昌迁逝。族人百数仰慨尊容。以为法仪虽殁神足犹在。祈请续功便从来意。遂移仁寿而经营之。故得栋宇高华不日而就。两寺围绕四部归依。州司以静林仁寿已偃慈风。柏梯净土未沾甘露。遂屈知柏梯寺任。俯从物议。又之斯位。释网斯张万目咸举。仁洽开务有漏天舟。众侣弘之大小齐美。以贞观十五年正月微疾。至十五日旦便曰。须向静林。至卯时乃有非常云雾。遗形于柏梯山东南山顶。其夜大放光明形如华盖。四照远近迄于三夕。经旬其尸为静林寺侧诸信士潜窃神柩置于静林南山之顶。柏梯初不知也。于彼山顶两夜续放神光。始详其故。两处交竞九载于兹。缘州历县纷黩不息。岂非通幽洞理。致兹灵感。深慈博惠恋结众情者乎。弟子等勒铭山阿。敢告惟远。
上篇:普明(蒲州仁寿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下篇:无碍(秦州永宁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术语)胎藏界之曼陀罗也。两部之曼陀罗配于理智则胎藏界为显众生本有之理性之德者,金刚界为说如来始成之智相者。...
声闻
天台四大释例
定心别时念佛
顿教一乘
释老志
四明山
食不调性
梵王
刹那无常
独觉乘证得
广百论释论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东林寺出家需具备什么资格条件
本焕长老圆寂荼毗后分拣出大量彩色舍利
学佛人都应牢记的六则典故
丢掉的是自己的福报

沙曷比丘饮酒醉卧树下,为何世尊还赞叹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