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解释经之文句,天台大师所用四种之方法:一、因缘释,或云感应释,究佛与众生之关系因缘而解释者。二、约教释,以一文句参照藏通别圆四教而解释者。三、本迹释。以一文句参照本迹二门而解释者。四、观心释,以一文句适用于自己之心,观其心而解释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诸佛常以莲华为座床者,盖取莲华藏世界之义。莲华藏世界者,报身佛之净土也。又智度论八曰:以莲华软净,欲...【显境名言】 p1467 成唯识论八卷七页云:显境名言、卽能了境心心所法。...谓白事而和之。白,告白;和,和合。即于寺中行法务时,召集僧众,告白其事,使众和之。 p2086...为佛教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之基本理论。又作因果应报、因果业报、善恶业报。谓一切事物皆有因果法则支配之,善因必...(天名)译曰命天。长命之天也。楞严经二曰: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长水疏曰:耆婆此云命,西国风俗...位于韩国全罗南道康津郡城田面月下里。系新罗真平王十九年(597),元晓所创建,原名观音寺,后衰微。宪康王元年(...(异类)Mātṛ,译曰母。大日经疏五曰:七摩怛哩,译云七母,皆鬼女也。...(名数)又曰十条,翻译之十科也。...【倒离】 p0946 因明入正理论云:倒离者:谓如说言:诸质碍者、皆是无常。如疏八卷十页释。...亦名:着用离俗法、比丘不得着俗服 子题:褶、袍、裘、[革*翁]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四分云,(一、俗服)不得着...(天名)又曰密迹力士,密迹金刚,金刚密迹等。新译为秘密主,手持金刚武器警固佛之夜叉神总名。密迹者,以彼常亲近...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印光大师校印版本)...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
我们净土宗的修行人,穷尽一生地努力修学,主要的目标就是要达到临终的正念。所以古人常说,千念万念,为的就是要达...
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当中,前后四次劝我们应当要发愿:众生闻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劝我们三次。...
因缘所生法是这样,你越执着它,它对你的限制、伤害就越重。你把它放下以后,你不随物转,即能转物。就因缘所生法,...从前,印度有个婆罗门,他的家中生了一个男孩,长得英俊端庄,父母非常疼爱.这孩子从小就聪明异常,和一般的小孩子...
念佛发光,乃属魔境。勿以为是,久则自息。当教彼一心念佛,除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外,概不许心生诸念。自然如长空雾...弥兰陀王非常尊敬有过禅悟的那先比丘,那先比丘从禅修中证悟的智能,出言吐语,充满了慧思灵巧。有一天,弥兰陀王向...对于一位以觉醒修行的人来说,并不需要有某些人的很多劝导才能够去观察和了解。举一个佛陀的事例来说:佛陀的前生,...
这个地方讲到多欲为苦,就是讲我们对欲望越执着,就会越痛苦。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当我们的欲望大于我们的能力的时候...
天台四大释例
【佛学大辞典】
上篇:天台八教大意 | 下篇:种子 |
性宗(法性宗),相宗(法相宗)之并称。强调法性一味之理的宗派,称为法性宗;强调诸法差别之相的宗派,称为法相宗...
诸佛以莲华为坐床
显境名言
白和
因果报应
耆婆天
无为寺
摩怛里
十科
倒离
比丘着用离俗法
密迹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梵网经

【推荐】除了念佛外,调伏烦恼也是非常重要

你的目标是净土还是娑婆

层级越高的法界,时间的质量越大
金钱的拖累

念佛放光是何种境界
缘起性空
一棵芒果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