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诸经论中,曾列举多种食物名称。一般有饭、干饭、麨、肉、鱼等五种。另有五嚼食(又作五不正食,例如根、茎、叶、花...(譬喻)临济四喝之一。谓临济有时一喝,为切断一切情解葛藤之利剑也。临济录曰:师问僧: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职位)堂头之异名。禅林方丈之住持也。...【有实】 p0538 俱舍论二卷十页云:实唯法者:实、谓无为。以坚实故。此法界摄。故唯法界,独名有实。...指解说、释明经典之文义。如显扬圣教论卷十三所说,应以六种相应,解释一切佛经(大三一·五四四下):“一、由遍知...(术语)去秽土之行也。申言之,即为往生净土而修之诸种行也。...(术语)适于理之道也。八十华严经二十一曰:修多罗文句义理,无有忘失。思益经力说品曰:随其义理不随章句言辞。成...指大日经三十一品中第十七品之名,即将迦、佉等种子布置于自己之四肢五体而成妙观。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卷九(卍续三七...(术语)自上入于下也。自理入于事也。报恩经二曰:我于尔时堕在火车地狱中。唐华严经三十九曰:受佛智识堕在佛教,...(术语)爱着之念及所爱着之法,谓之染,解脱之念及所解脱之法谓之净。盖染者无明之法,净者法性之法也。十不二门指...1、自体的本性,亦即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净本然之个性。 2、指自己之本性,亦即人人本来具有之佛性。...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雨宝陀罗尼...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
问: 顶礼法师!佛经上说,娑婆世界修行一日一夜,抵得上在净土修行百年。弟子有时比较自负,抱着试试看留在娑婆世...现在在中国谈起佛教,常常会受到别样的眼光。反应常常会是那是迷信、太消极,太保守.把佛教作为智慧之学,最起码作...在美国新泽西州,有一位叫莫莉的著名科学家,劝告人们向动物学习,学习动物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学习动物们的生存智慧...
人者,忍也 忍字从刀从心,心字上面一把刀啊!心是很敏感、很柔弱、很柔软的,结果在上面有把刀,这说明这样的心是...
用修行和懈怠的苦乐来比较,来警策我们要精进办道。修行是逆烦恼而动,它当然在一般的意义上来说是很苦。所以有些人...问: 望法师给我们讲点大乘经典,不要讲《文昌帝君阴骘文》之类的东西。我们想闻佛法,《文昌帝君》不就是老子、庄...很少有人像居里夫人那样的沉静,外面的世界丰富多彩,她却能夜以继日安静地呆在单调的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纵使成为世...一般人思考事情时,总是喜欢从自己的角度来看,所以遇到挫折时,若不是怨恨他人,就是觉得自己很差劲、没有前途,心...
智璪(唐天台山国清寺)[《续高僧传》卷十九]
【历代名僧辞典】
释智璪。俗姓张氏。清河人。晋室播迁寓居临海。祖元秀梁仓部侍郎。任临海内史。父文怀陈中兵将军。璪受经之岁。言无虚发行不惭人。亲里乡邻深加敬爱。年登十七二亲俱逝。惨服纔释便染疾病。频经岁月医药无效。仍于静夜策杖曳疾。出到中庭向月而卧。至心专念。月光菩萨惟愿大悲济我沉疴。如是系念遂经旬朔。于中夜间梦见一人。形色非常。从东方来。谓璪曰。我今故来为汝治病。即以口就璪身。次第吸[口*数]。三夜如此。因尔稍痊。深知三宝是我依救。遂求离俗。便投安宁寺慧凭法师以为弟子。逖闻智者轨行超群为世良导。即泛舸丰流直指台岫。伏膺受道。乃遣行法华忏悔。第二七日初夜忏讫。还就禅床始欲安坐。乃见九头龙从地涌出上升虚空。明旦谘白。云此是表九道众生闻法华经。将来之世破无明地入法性空耳。又陈至德四年永阳王伯智。作牧仙都。迎屈智者来于镇所。璪随师受请同赴稽山。九旬坐讫仍即辞王。往宝林山寺行法华三昧。初日初夜如有人来摇动户扇。璪即问之。汝是何人夜来摇户。即长声答云。我来看灯耳。频经数过。问答如前。其寺内先有大德慧成禅师。夜具闻之。谓弟子曰。彼堂内从来有大恶鬼。今闻此声必是鬼来取一人也。天将欲晓。成师扣户而唤璪。未暇得应便绕堂唱云。苦哉苦哉其人了也。璪即开户问意。答云。汝犹在耶。吾谓昨夜鬼已害汝。故此嗟耳。成师以事谘王。王遣数十人执仗防护。璪谓防人曰。命由业也。岂是防护之所加乎。愿诸仁者将领还城。启王云尔。防人去后。第二日夜鬼入堂内。捶壁打柱周遍东西。堂内六灯。璪即灭五留一。行道坐禅诵经坦然无惧。于三七日中事恒如此。行法将讫。见一青衣童子。称赞善哉言已不现。虽值此二缘心无忧喜。璪又因事出往会稽。路由剡县孝行村乞食。主人误煮毒椹设。璪食竟进趣前途。主人于后啖此余残。并皆吐痢若死等苦。邻人见之。即持药追璪。十里方及。见璪快行无恙。问曰。何故见寻。具陈上事。便笑而答曰。贫道无他可弃药反踪。不须见逐。验之道力所熏。故毒不能伤也。又隋大业元年。驾幸江都。璪衔僧命出参引见内殿。御遥见璪即便避席命令前坐。种种顾问。便遣通事舍人卢正方。送璪还山。为智者设一千僧斋。度四十九人出家。施寺物二千段米三千石并香酥等。又为寺造四周土墙。大业六年又往杨州参见。仍遣给事侍郎许善心。送还山。又为智者设一千僧斋。度一百人出家。施寺物一千段。嚫斋僧人绢一匹。七年又往涿郡参。劳谢远来。施寺物五百段。遣五十人执仗防援还山。凡经八回参见天子。并蒙喜悦供给丰厚。以贞观十二年卒于寺。春秋八十三矣。
上篇:灌顶(唐天台山国清寺)[《续高僧传》卷十九] | 下篇:普明(唐天台山国清寺)[《续高僧传》卷十九] |
为静虑二字之简略字。系采“静”字之“青”,采“虑”字之“心”,合而称青心。静虑,寂静审虑之意。即住心一境,正...
食物
金刚王宝剑
堂上
有实
解释
去行
义理
布字品
堕在
染净
自性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贪恋娑婆修行的功德不想往生可行吗
国人对佛教误解有多深
学习动物们对待生命的态度

能忍之人有大力量大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