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去秽土之行也。申言之,即为往生净土而修之诸种行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指密教大日如来出生北方金刚拳菩萨之三摩地。金刚拳菩萨居于金刚界曼荼罗北方月轮中,在不空成就如来之后方,而为不...亦名:伽蓝 子题:园林、僧坊 羯磨疏·诸众安居篇:“伽论云,云何名林?林名伽蓝,即给孤园,是其证也。”济缘记释...(术语)单名法界,又曰法性。合云法界性。法界即法性也。圆觉经曰: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华严经十九曰:若人欲...位于日本京都市左京区黑谷町。 为净土宗之大本山。号紫云山。又称黑谷堂、新黑谷、白河禅房。净土宗祖法然从比睿山...(人名)王名。译曰云片。见起世因本经十。梵Abhra-khaṇḍa。...(?~746)日本法相宗僧。大和(奈良县)人,姓阿刀。随龙门寺义渊出家学唯识,于灵龟二年(716),奉敕入唐,从智...(名数)一华,二香,三璎珞,四抹香,五涂香,六烧香,七缯盖幢幡,八衣服,九妓乐,十合掌。法华经法师品说之,故...指禅宗寺院中所设立之职务位次。即一寺中之僧众,无论上下,皆行普请法,均令参加劳动以自给;为分配职务、分工合作...(术语)又名三昧王三昧。又曰三昧王。三昧中之最胜者。首楞严定之异名也。放光般若经一曰:其三昧名三昧王,一切三...【无出】 p1042 大毗婆沙论十六卷六页云:无出者:无士用果。复次出者:谓得。彼于佛法,无所得故;说名无出。...即指证得涅槃妙理之法身。虚无,为涅槃之异称,以涅槃离一切差别相,故称虚无。譬如佛身融通自在,离一切相,如光影...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
【原文】 六道之中,复有六道。 且以人言之:有人而天者,诸国王大臣之类是也;有人而人者,诸小臣及平民衣食饶足,...
昨天有同学说到学和修,善导大师曾经说过,三藏十二部归纳一下,无非说了解、行这两门。到中国的禅、教、律、密、净...问: 日行一善既得福,又能长寿。那么能避祸吗? 方海权答: 为善的首要作用就是避祸。不管一个人的福气有多大,如...从前,有个没读过书的乡下老太婆,天天念「唵嘛呢叭咪吽」,她认不得「吽」字,把它误念成「牛」。老太婆早晚要念满...
果普老和尚,俗姓郑,浙江常山人。幼时,父母双亡,寄食于叔父家,赖苦力过活,度日艰难。成年,蒙一亲眷引入佛门,...知识,是理论上的见闻。修养,是实践中的体验。 学佛法行者,固然须要有渊博的知识;但是,见闻知理,如果不能融和...
前面的经文讲到安住真如,我们要不断地提醒自己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 安住真如之后,我们心中产...
问: 请问法师,怎么知道自己应该专修还是圆修? 宏海法师答: 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说怎么拿捏自己的根性,或者是自...
去行
【佛学大辞典】
上篇:去此不远 | 下篇:去来今 |
即出离生死苦海之期限。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上):“数千亿劫无有出期,痛不可言。”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
住持成就门
僧伽蓝
法界性
金戒光明寺
阿婆罗骞陀
玄昉
十种供养
禅林职位
王三昧
无出
虚无身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教观纲宗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六道的每一道中又各含有六道

持名念佛是径中之径
日行一善能避祸吗
念咒时信心最重要

果普老和尚往生录
白云法师: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遇到魔障如何面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