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梵语 ?astraka,巴利语 satthaka。又作刀子。系比丘随身所常持之道具,为比丘十八物之一。乃用于裁衣、剃发、剪爪之...谓十地菩萨藉往生为诸天王之果报而守护正法,修行佛事。即:(一)初地往生为阎浮提王,豪贵自在,常护正法。(二)二地...所修行之功德善根,只有向前,不会再退后和转变。...亦名:疑罪露法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疑罪露法。余同如上(识罪发露)。应告言:‘大德忆念,我某甲比丘,于某犯...(杂语)具备满足也金刚经曰:如来具足五眼。无量寿经上曰:具足五劫思惟。法华经曰: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无我性】 p1057 集论一卷十二页云:何故真如名无我性。离二我故。...略称种生现。指由吾人心识内之“种子”而形成诸法之现行。亦即存在于第八识(阿赖耶识)中之无数种子,生起现前存在...于佛教,以印度为阎浮提大州之中地,而称印度以外之地为边州。 p6708...凡十卷。略称内典录。唐代律僧道宣(596~667)编。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收录东汉至唐初译者二二○人,经典二四...(杂语)毒药名。大宝积经一百十三曰:如有一毒,名婆蹉那婆(隋言牛犊子斋),复有毒药名诃罗诃罗(隋言速杀),将...【味界】 p0809 品类足论二卷十三页云:味界云何?谓味,为舌已正当尝,及彼同分。...楞严咒注音版...八大人觉经...劝发菩提心文...
这个二乘种不生是出在天亲菩萨《往生论》。《往生论》在讲极乐世界的三类二十九种庄严。首先是概述极乐世界的十七种...
其实一张签诗是好是坏都没有关系,它最大的意义是在让我们转个弯,做一次新的思考,因而在顺境时抽到下下签、在逆境...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罪在哪里?或者叫:业障在哪里?我们每一个人先审视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罪?有罪吗?有一句话...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时当默念,不宜出...
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当时城中有一位婆罗门,他在城外设立祠坛,施设饮食,奉请诸婆罗门举行祭祀祈福...从前有一个患了满头疥癣的人,他的家人为他买了一顶华丽的帽子遮盖了他的丑陋又脏的头部。有一天有一个卖梨的人对他...
一、行善积德篇 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什么方法使我们心中所求很快如愿。 答:日行一善,最快。 日...问: 初学佛者看什么书?请教尊敬的法师,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请推荐几本可以吗? 宏海法师答: 阿弥陀...
真慧(隋河东栖岩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历代名僧辞典】
释真慧。陕州河北人。姓陈氏。河北诸陈代称冠族。远称汉右相陈平。中云魏向侯陈陟。乃至江表陈代并出此乡。真早厌身城。父母留碍逼纳妻室不免外情。玉洁之志涅而逾净。开皇十二年。年财及冠二亲俱往。既将出俗犹萦妻累。先劝喻已便为解发。资给道具送往尼寺。真往陕州大通寺清禅师所。出家受具。清示以学方次第有本。曰尸罗不净三昧无由。令往邺下静洪律师所。因循两载备探幽致。又诣卫州淋落泉询禅师所。朝授夕悟经历岁余。于询所得略贯终始。禅侣三百嗟咏声驰。询摩其顶堪传灯法。令往山西启诸未悟。真以学日既少。恐有差分。更住陶研乃经两载。一一呈示去取无疑。开皇十八年承命西归。路经白鹿百家岩。时号幽绝。山势穷美。因登游观。又为留连夏坐栖之。又陈禅道。至秋择地无越晋川。遂之蒲阪首山麻谷。创筑禅宇。四众争趋端居引学蔚成定市。十有八载成就极多。栖岩杰昂最称深入。仁寿四年召与僧名住栖岩寺。其为人也谅直刚决。清俭退让安苦忍乐。容止可观。独处乐静不希华靡。大业元年。饵黄精绝粒百日。检校教授坐禅礼忏不减生平。后觉肥充。恐有学者便休服饵。于闲田原北杯盘谷。夏坐虎窟。虎为之移。及秋虎还返窟。常有山神节度时分。如有迟延必来警觉。以大业十一年十月七日。因疾卒麻谷禅坊。春秋四十有七。初将终夕神彩若常。曰吾将生净土。见莲花相候。又闻异钟声幽净异香充蔚。斯相既至潜然而绝。门人道俗依而阇维收骨。起塔于麻谷。
上篇:僧渊(隋蜀郡福缘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 下篇:慧瓒(隋西京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
禅林用语。又作厌良为贱。谓将良民强迫降格为贱民,或掠买平民子女为奴婢;于禅林,转谓强将人当作贱恶之人,亦即比...
戒刀
十地寄报
不退转
忏制教疑罪发露
具足
无我性
种子生现行
边州
大唐内典录
婆蹉那婆
味界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乘善根界」与「二乘种不生」

在顺境时抽到下下签
业障的来源与对治

二六时中该怎么念佛

绕佛一匝得授记
梨打痢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