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出离寻】 p0481 集异门论三卷九页云:出离寻云何?答:于诸欲寻,思惟过患;谓此欲寻,是不善法。诸下贱者,信解...在嵩山的少室,梁时禅宗的祖师达摩,曾在此面壁九年。...谓以释迦如来为本尊,为灭罪及为令亡者得解脱而修之法。又作大宝楼阁法、宝楼阁法。即以菩提流志所译之广大宝楼阁善...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戒本疏·四波罗夷法:“法所受用者,谓纸素竹木上书经像,或箱函器幞,曾经盛贮,克定永施,不许改转。此则一定,敬...【于一切法得自在转】 p0750 世亲释十卷九页云:于一切法得自在转者:由得神通于一切法,自在而转。以诸如来,...(术语)Dakṣiṇā,又作哒嚫,檀嚫等。...行宗记释云:“明通因难中,问答可知。‘若尔,与前古师所立何异?’答:‘古师篇局戒本文相,聚中不通究竟。今师不...(术语)眼能照物,能称于实,故曰实眼。是五眼中之佛眼也。胜鬘经曰:佛为实眼实智。...谓利他有“他利”与“利他”两种不同之深义。世亲之净土论(大二六·二三三上):“菩萨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速...谓福德之积聚广如大海,无量无限,乃赞叹观世音菩萨福德无量之语。观世音菩萨具足一切功德,以大慈悲心救济众生,为...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修行就是彻底改变自己的习气, 让自己做一个有理性、有智慧的人, 改变自己面对环境的心态。 很多人以为吃素念经、...
天下事没有一个必然的,所谓我希望要做到怎样怎样,而事实往往未必。假使讲文学与哲学合流的境界,中国人有两句名言...回向,又作回向、转向、施向。以自己所修之善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向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
古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此之谓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们在一些细微处不注意,将来就会慢慢地养成懒散、...
佛赞叹出家。这是中品上生,从这来看,他主要是针对僧众而言。为什么要赞叹出家呢?出家就能离开种种的苦恼,你在家...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生佛差别从此出,自他交换求加持。 好,这个地方说明我们开始这个是关键了,我们...《善生经》的缘起是有一天早上,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看到一个长者子沐浴之后向东西南北上下六方礼拜。长者是指那些很...
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为智者。 拂除尘垢无烦恼,不复重来生与老。 (法句经)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岁数很大,...
僧渊(隋蜀郡福缘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历代名僧辞典】
释僧渊。姓李。广汉郪人。家本巨富。为巴蜀所称。及渊初诞。天雨铜钱于庭。家内合运处处皆满。父运疲久口嘘唱之钱不复下。仓内贮米但及于半忽满溢出。亲姻外内莫不叹其福报也。自少至长志干殊人。行则安而徐动。坐则俨而加趺。眼光外射焰焰发越。容色玉润状若赤铜。声若洪钟响发林动。两足轮相十角分明。二手九井文理如画。年十八身长七尺。其父异之命令出家。即而剃落住城西康兴寺。今所谓福缘是也。博寻人法访无远迩。经耳不忘蕴括怀抱。奉戒守素大布为衣。瓶钵之外无所蓄积。与同寺毅法师。交游。二人即蜀郡僧中英杰者也。相随入京博采新异。有陟岵寺沙门僧实者。禅道幽深帝王所重。便依学定豁尔知津。经涉炎凉详核词义。渊研精定道。毅博通经术。丘索草隶靡不留心。周氏废教便还故寺。割东行房以为私宅。余者供官。随氏运开更新缔构。领匠伐木。连雨两月。渊执炉祈请。随语便晴。造塔须金盘。又请地府。随言即掘。应命藏开用足。余金还归本窟。详斯福力今古未闻。常给孤独不逆人意。远近随助泉布若流。又以锦水江波没溺者众。便于南路欲架飞桥。则扣此机众事咸集。昔诸葛武侯指二江内。造七星桥造三铁镦。长八九尺径三尺许。人号铁槍。拟打桥柱。用讫投江。顷便祈祷方为出水。渊造新桥将行竖柱。其镦自然浮水来至桥津。及桥成也。又自投水。道俗歌谣于今逸耳。渊毅二师并为物轨。晨夕问法无亏遗寄。毅以仁寿二年十二月十一日寅时。告弟子曰。三界无常。吾其化矣。言终神谢福缘本住。春秋六十有九。渊闻之悯然曰。毅师已往我岂独留。俄而遘疾。遗语同瘗。即以其月十四日又化。春秋八十有四。至十七日并窆于九里堂焉。刊石纪之于寺堂。陈子良为文。
上篇:昙迁(隋西京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 下篇:真慧(隋河东栖岩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
【二种思惟】 p0025 瑜伽二十五卷八页云:如是思惟复有二种。一者、以算数行相,善巧方便,算计诸法;二者、以...
出离寻
少林寺
宝楼阁经法
法性
法受用物
于一切法得自在转
大嚫
偷兰遮非篇是聚
实眼
他利利他
福聚海无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圣严法师《何谓修行》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回向的意义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这八个字很重要

能够身心俱出家,才称为大丈夫之事

【推荐】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
《善生经》的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