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亦名:时现前得施法 子题:时定、处定、人定、法定、夏食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一、出体示法)初时现前者,施主...【胜义空】 p1103 显扬十五卷十一页云:今且分别胜义空。以胜义故,空无所有;故名胜义空。此显四种义。何者为四?...(堂塔)作相轮塔者俗称也。樘者柱也,不作塔,仅形容塔上之九轮而立幢柱者。梵名计都Ketu,译曰幢,相。幢与相同义...【逆路伽耶陀】 应师云:逆路底迦。此云左世。天台曰:此恶论,亦名弟子破师。慈恩云:此翻恶征问。左道惑世,...凡二卷。竺佛念译于姚秦建元十二至十四年(376~378)。又称菩萨璎珞经、璎珞本业经。或单称璎珞经、本业经。乃叙说...亦名:六斋日缘起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智论,以六斋日,是恶鬼夺人命日,劫初圣人,教人一日不食为斋;后佛出世...【上军王】 p0231 西域记三卷七页云:上军王嗣位之后,其母丧明。如来伏阿波逻罗龙还也,从空下其宫中。上军王适从...(饮食)又云大黄汤、黄汤、龙汤等,大便之汁也。...(杂名)顶上之发结为五髻者。西域之童子形。唯识述记一末曰:般遮尸弃Pacaśikhin,此言五顶,顶发五旋,头有五角...(术语)谓新发求菩提之意者。是不限于出家,通称在家出家者也。然至后世乃限于新出家者(新发意谓四位以下者之出家...(图像)俱摩罗仪轨曰:次画本尊像,长一尺五寸,而作丁字立。足踏青莲华,身作黄云色。发赤上缭乱,种种诸璎珞,环...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 这样的一个高度,进一步地就推断出九法界众生...
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朋友对妙智说:人活着,特累。 不能做真实的自己,处处为生活所逼,说违心之话,做违心之事。戴...儿童、青少年是我们社会、国家的未来主人翁。这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问题在于:如何成为主人翁? 首先要问:我们每...问: 弟子学佛时间较短,请问在念完阿弥陀佛圣号后,是否需要回向?如果需要,回向的内容是什么? 大安法师答: 需...
原文: 古人云:热乱场中,难当冷眼。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出入其中者,靡不为其烧煮。若从烈焰中觅得一片清凉地...
记者: 高旻寺素有冬参夏学的家风。庙里每年组织十二个精进禅七,每个禅七,您都亲自参与,请您给我们大概介绍一下...悯人之孤,就是怜悯他人之孤,这些行善积德都是雪里送炭啰。这个感到悲痛的就是天下有很多茕茕无告之人,就是孤独无...
钵为比丘六物之一,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为如法之食器,应受人天供养所用之食器,又为应腹分量而食之食器,故又译...
智锴(隋九江庐山大林寺)[《续高僧传》卷十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智锴。姓夏侯。豫章人。少出家在杨州兴皇寺。听朗公讲三论。善受玄文。有名当日。开皇十五年遇天台顗公。修习禅法特有念力。顗叹重之。晚讲涅槃法华及十诵律。弘敷之盛见重于时。又善外学。文笔史籍弥是所长。晚住庐山造大林精舍。缔构伊始并是营综。末又治西林寺。两处监护皆终其事。然守志大林。二十余载足不下山。常修定业。隋文重之。下敕追召。称疾不赴。后豫章请讲。苦违不往。云吾意终山舍。岂死城邑。道俗虔请。不获志而临之。未几遂卒于州治之寺。时以为知命也。春秋七十有八。即大业六年六月也。气属炎热。而加坐如生。接还庐阜形不摧变。都无臭腐反有异香。道俗叹讶。遂缄于石室。至今如初焉。
上篇:智舜(隋赵郡障洪山)[《续高僧传》卷十七] | 下篇:智越(隋天台山国清寺)[《续高僧传》卷十七] |
梵语辟支迦罗,此翻独觉,亦翻缘觉。无佛世自能悟道,故名独觉。观十二因缘悟道,故名缘觉。然十二因缘,亦须佛说。...
檀越施时现前得施法
胜义空
相轮樘
逆路伽耶陀
菩萨璎珞本业经
斋日缘起
上军王
黄龙汤
五顶
新发意
形像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上求下化皆不离的妙法

戴着假面具
圣严法师《做自己的主人翁》
念佛后的回向内容

若从烈焰中觅得清凉地,非冷眼人不能得

高旻寺的禅门家风
悯人之孤,容人之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