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指以所修之道必得出离之妄见。释门归敬仪卷上(大四五·八六一上):“还执出见,犹承爱种。” p1556...(修法)亦云不动明王之金缚法。不动明王威力,如缚以金锁,令人身体不能动之法。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威怒王使者念诵法...梵语 kāmāsrava,巴利语 kāmāsava。三漏之一。又作欲有漏。欲,指欲界之五欲境界;漏,为烦恼之异称。由欲而起...《普贤行愿品》一卷,唐般若译,它的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原是般若所译四十卷《华...【五支所摄不放逸行】 p0286 瑜伽四十卷六页云:又诸菩萨,住律仪戒;具足成就五支所摄不放逸行。一、前际俱行不放...亦名:小妄语戒释名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言非称实为妄,彰在于口为语,非心不犯名故。”(戒疏记卷一三·一九·...【善业】 指善之作业,为‘恶业’、‘不善业’的对称。即能招感善果的身、口、意业。据《瑜伽师地论》卷九十载,善...行事钞·头陀行仪篇:“常止宿死人间,有十利:一、常得无常想,二、得死想,三、得不净想,四、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乃净土门所立。(一)往相回向与还相回向。(一)以己之功德,回施一切众生,愿同往生弥陀净土者,是为往相回向。(二)已...(名数)于前五通加漏尽智证通Āsravakṣaya-jāna之一。漏尽知证通者,三乘之极致,诸漏(即一切烦恼)断尽为无碍...(术语)本门十妙之一。本时之神通妙也。谓如来说法际所示现之神通不可思议也。...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
当我们发了菩提心,所要处理的,就是内心的问题。发菩提心只是设定一个目标,在过程当中,我们要处理的是云何应住,...
原文: 闻有贵恙,想日见痊愈矣。世间不明理之人,一有病,不是怨天尤人,便是求神祷鬼,徒增业障,有损无益。阁下...
龙树菩萨乃是现生证得欢喜地(初地)之菩萨,其出世本怀,一则为他人宣说大乘无上法以利他,二则为自己往生安乐国以利...吃饭是佛法,上厕所是佛法,在菩提心的观照下,干什么都是佛法。那么生病的时候如何发菩提心呢? 你说你没看见地狱...
莲池大师在未出家之前,他是示现一个结婚好了之人。他妻子姓汤,汤氏。 当时莲池大师的邻居,发生了相当多无常的事...
问: 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焦虑,总怕自己死掉。我鼓励、提醒她念佛,她也念,但是心力...
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么说;过去佛这么说、现在佛这么说、未来佛也这么说,说什么呢?说:十方如...1、资财散失;2、现多疾病; 3、因兴斗争;4、增长杀害; 5、增长嗔恚;6、多不如意; 7、智慧渐寡;8、福德不增;...
僧达(齐林虑山洪谷寺)[《续高僧传》卷十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僧达。俗姓李。上谷人。十五出家。游学北代听习为业。及受具后宗轨毗尼。进止沈审非先祖习。年登二夏。为魏孝文所重。邀延庙寺阐弘四分。而形器异伦见者惊奉。虎头长耳双齿过寸。机论适变时其高美。与徐州龙达各题称谓。寻复振锡洛都。因遇勒那三岁。奉其新诲。不久值那迁化。覆述地论声骇伊谷。令望归信相次称谒。后听光师十地发明幽旨。遂从受菩萨戒焉。因从请业有名学众。又南会徐部随通地论。梁武皇帝拨乱弘道。衔闻欣然遂即济江造宫请见。敕驸马殷均。引入重云殿。自昼通夜传所未闻。连席七宵帝叹嘉瑞。因从受戒。誓为弟子。下敕住同泰寺。降礼供奉。旬别入殿开示弘理。年移一纪道怀有据。请辞还魏。乃经七启方许背梁。时兖州行台侯景为造二寺。山名天观。治曰。丈六达念身为苦器难可维持。乃试履裁约。饵苓断粒。自此终报。资用通生。未为魏废帝中王敕仆射高隆之召入邺都。受菩萨戒。暨齐文宣特加殊礼。前后六度归崇十善。达性爱林泉居闲济业。帝为达于林虑山黄华岭下立洪谷寺。又舍神武旧庙造定寇寺。两以居之。初达经营山寺将入谷口。虎踞其前。乃祝曰。欲造一寺福被幽灵。若相许者。可为避道。言讫寻去。及造寺竟安众综业。达反邺京。夜有神现。身被黄服拜而跪曰。弟子是载山神也。王及三谷正备供养。愿不须还。达曰。在山利少在京利多。贫道观机而动。幸无遮止。又经静夜有推户者。称曰。山神之妻。白日无暇。今故参拜。并奉米糕一筐进而重曰。僧无偏为。礼佛之时请兼弟子名也。达答。糕可将还。后当为礼。因令通为之。时一拜兼唱。其含幽识明皆此类也。达遣弟子道爽。为山神读金光明经。月余有虎来将狗去。达闻之曰。此必小道人懈怠。不为檀越读经。具问之。果云三日来别诵维摩耳。乃烧香礼佛告曰。昨虽诵余经。其福亦属檀越。若有灵鉴放狗还也。至晓狗还。看于顶上有衔啮处。斯又接统神明。殆不可测。讲华严四分十地地持。虽无疏记而敷扬有据。特善论议知名南北。禅法一门开世殊广。曾游梁境。志公遇而告曰。达禅师是大福德人也。帝亦深敬。常顾侍臣云。北方鸾法师达禅师。肉身菩萨。恒向北遥礼。其为时君所重无有加焉。一时少觉微疾。端坐绳床口诵波若。形气调静。遂终于洪谷山寺。春秋八十有二。即齐天保七年六月七日也。宣帝闻之。崩腾惊赴。举声大哭。六军同号山林为动。葬于谷中岩下。立碑于后余以贞观九年亲往礼谒。骸骨犹存。寺宇遗迹宛然如在。自达奉心玄道。情无间然。有识同亲无闻嫌隙。承先私憾倍加事之。荣胜高流弥所谦退。自季世佛法崇尚官荣。侥幸之夫妄生朋翼。而达为国都眇然无顾。昭玄曹局曾不经临。斯乃圣达之所轻。寔世福之嘉相矣。
上篇:僧可(齐邺中)[《续高僧传》卷十六] | 下篇:僧稠(齐邺西龙山云门寺)[《续高僧传》卷十六] |
【善有三障】 p1140 辩中边论上卷十一页云:善有三障。一、无加行。二、非处加行。三、不如理加行。...
出见
金缚法
欲漏
普贤行愿品
五支所摄不放逸行
故妄语戒释名
善业
冢间坐十利
二种迥向
六通
本神通妙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依生灭法而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

除念佛求接引外,不令起一杂念

念佛是二力法门
梦参老和尚:生病的时如何发菩提心

如何开示妻子同生极乐世界

如何帮助母亲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