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乃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国土庄严十七种功德之一。略称所求满足功德。谓生于净土之众生,所愿求之一切,皆令彼等...Minggaosengzhuan 亦称《大明高僧传》,简称《明传》。明如惺撰。8卷(《龙藏》作6卷)。万历四十五年(1617)...不偏中正之义。指离二边之偏邪。据三论玄义载,依名释义,中以实以正为义;依理教释义,中以不中为义;依互相释义,...(名数)一迦毗罗城之龙毗尼园,二摩伽陀国之尼连河边,三波罗奈城之鹿野苑,四舍卫国之祇陀园,五曲女城,六王舍城...(一)分陀利花,梵语 pundarīka,译为白莲花。以其清净无垢,故以之譬喻佛、法性。佛之德号。[北本涅槃经卷十八]...(杂名)白者空之义,拈者,以指取物也。手不持一物,指尖盗拈人物,更不留盗之形迹,谓之白拈贼,贼手之最巧者也。...凡三十卷。略称僧宝传。宋代慧洪觉范(1071~1128)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七册。为唐、宋两代禅僧八十一人之传记。据...释尊眉间有一白净光明之毫毛,右旋宛转,为佛三十二相之一。...吃了一次正餐,移位再吃,叫做展转食,佛制不许。...【无知】 p1043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页云:无知者:于不现见。...(杂语)地水火者身密,风空者语密,识者意密。...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印光大师校印本)...一位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将在该城中最大的体育馆,做告别职业生...有福报却不一定有智慧;若无智慧,福报本身也可能会带给我们或多或少的困扰。有福报的人一定要有智慧;有了智慧,才...
吾学佛,然后知儒。这句在历代士林学子中广为流传的肺腑之言,出自北宋宰相张商英之口。张商英(10431121年),四川...
药师法门是特别特别注重你一定要能实践,光说理论没用。具体怎么修呢?你看,我们从内在的修心来说,内心的杂念是由...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各种的纠缠是烦恼的主要来源。尤其是一些似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纠缠或者说纠纷,好像很难逃离,...
佛陀的过去世曾是一位大财主,名叫仙叹,非常富有。因为看到佛经,感到世事变化无常,荣耀与生命难保,财富并非己有...
一头牛的死亡 四五个穿长筒胶鞋的屠夫把一头牛拖进了屠宰场。他们将牛的脚用绳子套住,然后使劲一拉,扑通一声这头...一赞净土超胜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
僧副(梁钟定林寺)[《续高僧传》卷十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僧副。姓王氏。太原祁县人也。弱而不弄。鉴彻绝群。年过小学识成景行。乡党称奇。不仁者远矣。而性爱定静。游无远近。裹粮寻师访所不逮。有达摩禅师。善明观行。循扰岩穴言问深博。遂从而出家。义无再问一贯怀抱。寻端极绪为定学宗焉。后乃周历讲座备尝经论。并知学唯为己圣人无言。齐建武年南游杨辇。止于钟山定林下寺。副美其林薮。得栖心之胜壤也。行逾冰霜言而有信。三衣六物外无盈长。应时入里道俗式瞻。加以王侯请道颓然不作。咫尺宫闱未尝谒觐。既行为物览。道俗攸属。梁高素仰清风。雅为嗟贵。乃命匠人考其室宇于开善寺以待之。恐有山林之思故也。副每逍遥于门。负杖而叹曰。环堵之室蓬户瓮牖。匡坐其间尚足为乐。宁贵广厦而贱茅茨乎。且安而能迁。古人所尚何必滞此。用赏耳目之好耶。乃有心岷岭观彼峨眉。会西昌侯萧渊藻。出镇蜀部。于即拂衣附之爰至井络。虽途经九折无忘三念。又以少好经籍。执卷缄默动移晨晷。遂使庸蜀禅法自此大行。久之还返金陵。复住开善。先是胡翼之山有神人现。以慧印三昧授与野人何规曰。可以此经与南平王观为病行斋三七日也。若不晓此法。问之于副。时以访之。果是其曾所行法。南平遂行斋祀。疾便康复。岂非内因外构更相起予。不久卒于开善寺。春秋六十有一。即普通五年也。窆于下定林之都门外。天子哀焉。下敕流赠。初疾殛之时。有劝修福者。副力疾而起厉声曰。货财延命去道远矣。房中什物并施招提僧。身死之后但弃山谷。饱于鸟兽不亦善乎。勿营棺陇以乖我意。门徒涕泪不忍从之。将为勒碑旌德。而永兴公主素有归信。进启东宫请着其文。有令遣湘东王绎为之。树碑寺所。
上篇:义褒(唐京师慈恩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 下篇:慧胜(梁钟山延贤寺)[《续高僧传》卷十六] |
(一)(602~675)唐代僧,为我国禅宗第五祖。浔阳(江西九江)人,或谓蕲州(湖北蕲春)黄梅人,俗姓周。七岁,从四...
一切所求满足功德
明高僧传
中
八大灵塔
人中分陀利花
白拈贼
禅林僧宝传
白毫
展转食
无知
三密六大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耐心等待成功的到来
圣严法师:智慧与福报

宰相张商英的佛法修行之路

自性原来清净住,三界纵恶亦无惧
放下我执,精进努力

仙叹富者的布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