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凡二十卷。元代惟则撰。今收于卍续藏第十九册。又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会解、首楞严经会解。...钵露罗,梵名 Bolor。北印度之古国名。又作钵卢勒国、波路国、布露国、勃律国、[孚*力]律国。位于迦湿弥罗国之北。...即华严宗。华严宗之教义乃阐说法界之自在无碍,故又称法界宗。或指北齐护身寺自轨所立五宗之法界宗。华严五教章卷一...【有覆无记得】 p0550 俱舍论四卷十八页云:唯有无覆无记法得,但俱起耶?不尔。云何?有覆无记色得,亦尔。谓...即安置佛像。不论新像或旧像,凡奉置佛像于殿内时,必请宗师开示法语以安座之,此仪式称为安座佛事。又新佛像未开光...(经名)二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佛在祇洹说有非有之法门,波斯匿王击鼓吹贝而来。佛言我当说大法鼓经,使迦叶令不...对于三境,感受之情有三:谓苦、乐、不苦不乐是。受者,领纳外境也。 一、苦受 领纳违情之境,起苦痛之感也。...1、指大乘之五宗,即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三论宗、律宗。 2、指禅宗之五宗。...(杂语)译曰小心法。见陀罗尼集经二。...(术语)因十四过类之第七。谓不知宗因宽狭之规则,滥为义推,由反面攻击立者论法时所招之过误也。凡宗因之关系,因...【八种清净品补特伽罗】 p0086 瑜伽十五卷一页云:又由正方便及果,增上力故;建立清净品八种补特伽罗。谓行四向,...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
妄念之多,即由正念提不起。如正念得力,妄念自无。何以故,正念妄念,不同时故。当知念只是一,随于正则谓之正念,...
念佛止观就是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何为止?就是遮止一切境界之相。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就会系心一处,...按: 很多人在命终的时候都想把今生拥有的一切带到后世去享受,于是,帝王将相便用财宝、随从、宫女等等来陪葬,但...
过去,佛陀居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尊者在闲静之处思惟佛法,心中忽然生起一个疑问:世间上是否有...
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难名状。威音过后成挂碍。三百六十筋连体。八万四千毛孔在。分三才。合四大。撑天拄地何气...
问: 我出家十几年,原先是专修净土。但现在又杂修,也没有专门念佛。将来是否能往生西方?自己也坚信西方,也坚决...
三法印跟实相印,理论上的统一前面讲过了,在实践上也就是行持上,也是统一的,怎么说呢?三法印即三解脱门,皆能证...佛源老和尚二三事(一) 这段时间,我协助冯先生编修《云门山志续编》,看见佛源老和尚在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一些古禅...
道洪(唐京师慈恩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道洪。姓尹氏。河东人也。父曜仕隋历任江陵令。有子五人洪其第三矣。聪敏易悟。深厌形有。年在十三。以开皇六年出家。事京邑大德昙延法师。博通内外驰誉门序。虽广流众部。偏以涅槃为业教之极也。故敷演之。所以师资传道声绩逾远近。亦于法众亲喻覆述。后于愿法师所学穷地论傍通经数德器崇振。及隋祖升遐禅定构立。乃召处之。自尔专事弘经。周轮无辍。贞观伊始弘护道张。凡寺纲维无非令达。乃敕为律藏寺上座。缉谐理事允副朝委。立性清悫无竞荣辱。故使厚供殊礼鳞接邀延。致令二宫树福妙资搜举物议所及莫不推先。寻又下敕任大总持。本居寺主。春宫异供随时荐及。以追受戒之礼也。贞观十四年。宝昌寺众请讲涅槃。时感白鸡随人听法。集散驯狎终于讲会。相从传授迄于暮齿。凡讲涅槃八十七遍。依承宗旨罕坠彛伦。及弘福译经。选充证义。慈恩创起。又敕征临。以贞观末年微觉轻贬。纔经一旬奄尔长逝。春秋七十有九。初染疾之始。全无别痛少食不语用乖常候。而数以手撝拨于空。侍问其故。答曰。有二衣冠者。数来礼拜。故以止之。又曰。红花渌池鲜荣可玩。寻尔合掌。目送于空曰。大德罗睺罗来辞去也。因尔潜逝。殊香满院。洪形器端伟七尺有余。沈简仁爱慈济存没。喜愠莫显操节不形。传者目其梗概。要妙固多略耳。
上篇:灵润(唐京师弘福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 下篇:义褒(唐京师慈恩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
(杂语)使人至死之现在助缘也。死因为过去之业因,死缘无量也。归元直指上详记之。...
大佛顶首楞严经会解
钵露罗国
法界宗
有覆无记得
安座
大法鼓经
三受
五宗
忧婆唎驮夜
义推相似过类
八种清净品补特伽罗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妄念之多,皆由正念提不起

如何是念佛止观
大安法师:死后如何才能把财富带走

世间三种最胜香

虚云老和尚《皮袋歌》

六十多岁的人该如何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