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四卷十八页云:唯有无覆无记法得,但俱起耶?不尔。云何?有覆无记色得,亦尔。谓诸有覆无记表色,得亦如前,但有俱起。虽有上品;而亦不能发无表故;势力微劣。由此定无法前后得。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书名)六卷,宋神智从义,释义例者。所谓山外之异义也。...亦名:在俗从非亲尼取食戒犯缘 戒本疏·四提舍尼法:“论犯五缘:一、是俗人舍,二、非亲尼,三、无缘,四、自手取...指振锡杖时所唱之偈。为四个法要之一。此偈有九条,故称九条锡杖。此偈之前三条与“三条锡杖”同。又第一条之“手执...(一)指三种所依地,即依寻、伺二心所之有无,分三界为如下三所依地:(一)有寻有伺地,在欲界及初静虑中。(二)无寻有...禅林用语。系骂人仅就经卷之文字表面意义加以理解,而疏忽内涵之真意。黑豆,即文字。唵,又作揞、掩、淹,指以手进...(术语)三种身之一,自四大五尘等色法而成之身,谓之色身。楞严经十曰:由汝念虑,使汝色身。...(杂语)普贤行愿品曰: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此文谓之忏悔文。...(1249~1319)高丽僧。熊津郡(忠清南道公州)人,俗姓朴。生于儒者世家,幼年即出家为僧。为曹溪山天英之法嗣。及...禅宗公案名。又作钦山一镞破三关。以一箭射破三道关门,比喻一念超越三大阿僧祇劫、一心贯彻三观、一棒打杀三世诸佛...过去的大劫叫庄严劫,未来的大劫叫星宿劫,贤劫即现在的大劫,因在此贤劫中,有一千尊佛出世,故称为贤劫,又名善劫...指药师佛于过去世修菩萨行时,所发利导众生之十二大愿。又作十二大愿、十二上愿。即:(一)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自身光...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第一苦:生 作为七苦之首的生,就是活着。生乃是所有后续苦难的基础,活着就是受苦。正如几何学中的公理一般无需证...
今天承刘典狱长之邀,来和各位讲讲佛法。佛法的大要,就是最普遍、最简单的因果两字。因果的意义很广泛,无论何事、...
某居士世代笃信佛法,早年常亲近虚云老和尚,这次来台,仰慕老和尚的道风,专程上山参拜。居士见过老和尚后,便对老...
有师言: 常止心足下,莫问行住寝卧,即能治病。所以者何?人以四大不调,故多诸疾患。此由心识上缘,故令四大不调...每次诵经前和回向前应称念三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名号。 第一种回向文: 弟子xxx愿以此读诵《地藏经》一部之功德回...
近日网上一则有趣而又发人深思的帖子,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该帖子对比今日中国与百多年前的中国:只见过去,一个...
明朝顾源居士,又称宝幢居士。少年时性格豪放,善于写诗、书法和绘画。40岁时,把以前所习的世间法尽情抛弃,断除酒...
第六意识扮演的是我们所强调的受用缘起,它受用果报的时候是经过受、想、行、识四个阶段。我想这四个蕴,大家学过唯...
有覆无记得
【法相辞典】
【有覆无记得】 p0550
上篇:有明了性证 | 下篇:有支有二种 |
(譬喻)无门关曰:拼身能舍命,一盲引众盲。...
义例纂要
村中取非亲尼食戒犯缘
九条锡杖
三地
唵黑豆
色身
忏悔文
万恒
一镞破三关
贤劫
药师十二大愿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人生七苦

佛法的大要--因果

六道轮回里,每个人都在进行这种比赛

调适四大,除众病的方法
《地藏经》二种回向文

莫让泥沙迷住眼

顾源居士往生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