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心所法名,俱舍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唯识百法中五遍行之一。梵语指底Cint,以使心造作之作用而名。俱舍...(术语)佛之尊称。等者等觉,是显因圆,妙者妙觉,是显果满,即因圆果满之觉,故称等妙觉王。...子题:与痴狂法、痴狂法、颠狂羯磨 戒本疏·七灭诤法:“明不痴者,以痴造罪,非心所怀,于教不制。痴解不作,未可...(名数)法华经普门品所说,观音由普现色身三昧示现之三十三种变化身也:一佛身,二辟支佛身,三声闻身,四梵王身,...【美】 p0883 瑜伽十一卷十二页云:美者:谓于是处,生清净信,而证顺故。...(1898~)日本佛教学学者。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印度哲学科。曾任东京大学教授。著有圣德太子御制法华义疏?研究、...(术语)比丘尼当守之八法也。百夏之比丘尼当礼初受戒之比丘。不得骂比丘。不得说比丘之罪及其过失。当从大德之僧受...为食粪之虫,如蜣螂之类。慧琳音义卷十五翳荼迦之注(大五四·三九六):“虫名也,食粪,如蜣螂之类。” p6493...为禅林用来通知大众入浴、斋食等之鸣器。又作饭梆、木鱼、鱼鼓、鱼板、鱼梆、鸣鱼。在古代禅林中,常挂于浴室,供作...化法四教和化仪四教,合称为八教。化法四教是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因此四教是教化众生的法门,故名化法;化仪...位于浙江西天目山昭明、旭日、翠微、阳和诸峰下。清代康熙四年(1665),浙直宰官请玉琳国师至西天目山重修高峰之道...雨宝陀罗尼...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
一、不杀生 意识到毁灭生命所带来的痛苦,我发誓养同情心,学习善巧,捍卫人类、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我决心远离杀戮...
不如法的念诵,就好像从前的留声机(一种通过唱针在旋转的圆盘或圆筒上的螺纹中移动来放声的装置),它的机关并不紧...
如果我们能在内心真切地生起对三宝的净信,当这个净信的力量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就会对自己的生命发生一个新...
随着高端手机的发展,由手机带来的隐患也渐浮于水面,成为社会的忧患,如手机带给儿童眼睛的危害;手机让人变得冷漠...不能控制自己情绪,便会被情绪控制自己。情商不高的人一旦情绪不佳,就会伤及无辜。 一个脾气暴躁的旅行家拜访一位...
先略说素食的功用,以澄清素食与佛教之关系。素食指不食鱼肉荤辛的饮食方式,这是中国汉族佛教文化的特色之一。南传...人类为了生存活口,必须赚取活命的衣食,农耕时代的人类,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就是为了生活。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作家洪晃曾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她在巴黎卡地亚高级珠宝作坊参观时的经历。那次是参观钻石的切割与镶嵌工艺。有位抛...
玄鉴(唐泽州清化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玄鉴。俗姓焦。泽州高平人也。天性仁慈志乐清洁。酒肉荤辛自然厌离。十九发心投诚释种。爱重松林终日庇其下忘遗食息。后住清化寺。依止远公听采经论。于大涅槃深得其趣隋运末龄贼徒交乱。佛寺僧坊并随灰烬。众侣分散颠仆沟壑。鉴守心戒禁曾无愆犯。食唯蔬菜衣则蕴麻。屡经岁序情无嚬蹙。及至年谷丰熟。还返故乡。招集缁素崇建法席。劝诸信识。但故伽蓝皆得营复。有故塔庙并令涂扫。遂使合境庄严赫然荣丽。奉信归向十室其九。兼以正性敦直言行相高。行值饮啖非法。无不面谏诃毁。极言过状不避强御。或与语不受者。便碎之酒器。不酬其费。故诸俗士聚集燕饮。闻鉴来至并即奔散。由是七众尊虔。敬其严厉重其清贞。数有缮造工匠繁多。豪族之人或遗酒食。鉴云。吾今所营必令如法。乍可不造理无饮酒。遂即止之时清化寺修营佛殿。合境民庶同供崇建。泽州官长长孙义。素颇奉信闻役工匠其数甚众。乃送酒两舆以致之。鉴时检校营造。见有此事。又破酒器狼籍地上。告云。吾之功德乍可不成。终不用此非法物也。义闻大怒。明欲加恼。夜梦有人以刀临之。既忽警寤即事归忏。又遇疫气死亡非一。皆投心乞命。鉴为之忏悔令断酒肉。病者痊复。时大重之。有乡人李迁者。性偏嗜酒。既遇时气无由自济。遂悔酒过用为死调。俄尔鉴至无何便去。迁遂除差。因尔厌离饮酒永不涉言。纵忽闻气如逢毒势。告其友曰。自见鉴师已来。尚不喜闻。况当见也。故戒节冥感皆此之类。于今神志贞亮。每讲涅槃十地维摩。四时不辍。春秋八十有三。初鉴以传法之务。职司其忧。众侣乖仪。则纠弹驱摈。时俗佥讶其梗直也及武德六年。当部濩泽县李录事者。死经七日。隐身谓妻曰。吾是李录事也。计吾犹得六年在世。但为司命枉来取我。生埋冢中。已诉阎王。蒙放在人中。浮游六年。今在鬼道。未然之事皆预知也。卿家贫窘。但为他卜无不必中。因可获财以利大小。便尔卖卜。鬼为通疑。方远皆诣谓为大圣。后谓妻曰。人命无常。何不修福。可往鉴师所听法。遂相将入讲堂中。安置壁角以物自障。共人言议应变迅速。乃经晦朔。或有问者。何不现形耶。答曰。今在鬼趣。受身极陋自不忍见。况复他也。又往景业寺听维摩经。有余法师。谓曰。今讲此经感何人听。答曰。自人头已上便是鬼神。上及诸天。重级充满。然都讲唱文。诸天神等皆敛容倾耳。恐其声绝。法师解释皆散乱纵恣无心听受。愿如法讲说勿妄饮啖也。何以知然。见天神等闻法师酒气皆回面而听。因即悔过令废饮之。鬼曰。此定须断天神不许宁不讲也。非惟此会独感诸天。但有法事无不来降。不可轻矣。鉴闻异寺有此声告。倍复信奉。兢兢异常。
上篇:智徽(唐泽州清化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 下篇:玄会(唐京师弘福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
为释迦文佛之略称。即释迦牟尼佛。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十六(大四七·七八六中):“迦文老人久默斯要,三百余会略不...
思
等妙觉王
不痴毗尼释名
三十三身
美
花山信胜
比丘尼八归敬戒
翳荼迦虫
梆
八教
禅源寺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发愿持守五戒

【推荐】念诵太过熟溜或不利于修行

怎样修习发菩提心

手机的利与弊
不要用情绪来解决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