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隋代僧。生卒年不详。俗姓郑。从学于亡名法师。以其擅长音调,于隋文帝开皇(581~600)年间,被敕为二十五众制度中...(437~500)南齐僧。黄龙(吉林农安)人。年少出家,初游学北方,以苦行为务,刘宋末年南下游行江都。刘宋明帝泰始...【有不与取者】 p0550 法蕴足论一卷九页云:何等名为有不与取者?谓于不与取,不深厌患,不远不离,安住成就;...即指西方。又作嚩噜拏(梵 Varuna,意译水天)方、龙方。那伽(梵 nāga),意译龙。于密教中,有所谓守护佛法之“...(术语)谓不动尊等诸明王也。又曰大真言,如言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见诸仪轨诀影四。...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上义,谓诸佛以大悲水灌顶,能使功德圆满之意。佛教诸宗中,以密教特重灌顶,其作法系由...不可以心思之亦不可以言议之的意思。...(人名)Bhadrapāla,梵名曰颰陀,跋陀和,跋陀婆罗,跋陀罗波梨。或曰贤护长者,贤护菩萨,贤护大士。在家之菩萨...(经名)佛说义足经,二卷,吴支谦译。由十六小经而成,各经之终有义足偈,因名义足经。义足偈者,补足上说经义之意...【八智各有四种】 p0083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卷十页云:复次法智,有四种。一、于法初知,故名法智。二、于法现知,故...(人名)婆罗门子,字均提Kunti,七岁时,父母与舍利弗使出家。舍利弗得之至祇洹,渐为说法使得阿罗汉。均提既得道...僧伽吒经...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唐朝蕲州双峰山道信禅师,承璨禅师后。其信禅师,再敞禅门,宇内流布。有《菩萨戒法》一本,及制《入道安心要方便法...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说法时,长者每日供佛、供僧;近五百位乞儿为得饱食一餐,也前来听佛说法。 这群乞儿接受一段时...
同样是空观、假观,这二个法门是完全一样,内涵是一样;但是为什么凡夫修空观、假观的时候,障碍重重;圣人修空观、...不论我们在公司担当何种职务,都要顾及整体,而且要对事不对人;如果老是不喜欢这个人、不喜欢那个人,将会寸步难行...问: 如何理解阿弥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数字? 大安法师答: 一般我们讲阿弥陀佛在因地发了四十八大愿,但无量寿经五...
世人都知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可是真正在境界现前时,往往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失去理智,造...问: 往生时,为什么只看见莲花,不见阿弥陀佛来也要赶紧走,这样走能确定到极乐世界吗? 大安法师答: 实际上,我...每年中国夏历七月到来,我国佛教徒不少发心读诵地藏本愿经及称念地藏菩萨圣号。特别是传为地藏大士示现道场的九华山...
慧持(唐越州弘道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持。姓周。汝南人也。开皇初年。父任豫章太守。因而生焉。少机警美姿制。栖游之方欣其言晤。履历名邦将挹道化。初达丹阳开善寺。投满法师而为息慈。令诵大品。日通五纸。斯经易诵难持。而能文句无爽。时共美之。年登冠具。身长七尺色相光伟。执持威容不妄回视。故俗又目曰象王持也。乃听东安庄法师。又听高丽实法师三论。钩探幽极门学所高。兼善老庄易史。谈玄之次寄言洗理。越公杨素治兵淮海。闻风造展。叹其清悟曰。斯實绝伦之僧也。隋末避难往越州住弘道寺。常讲三论大品涅槃华严庄老。累年不绝。立志坚白。书翰有闻。不出寺门将三十载。加坐不卧勤苦至终。以贞观十六年八月二十三日旦。告弟子曰。吾欲往他方教化。急作食。及时至三下。前食还房。加坐绳床敛容而逝。弟子谓言入定。三日任之。会稽丞杜伏护者蔬素长斋。依常参拜闻有异香方知久化。跏结铿然伸而不得。乃坐送大禹山。都督已下玄素万余人。悲叹相嗟至于殓所。春秋六十八矣。
上篇:慧瑜(唐荆州玉泉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下篇:智凯(唐越州嘉祥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指法华经。与涅槃经之“捃拾教”相对。天台宗谓,佛宣说法华经,如春耕、夏刈、秋收循序渐进,一时大收;即由初顿华...
僧琨
法度
有不与取者
那伽方
大明王
灌顶
不可思议
贤护
义足经
八智各有四种
均提沙弥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净慧法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不要小看自己

凡夫为何要为菩提道求生净土
圣严法师:在工作中要对事不对人
如何理解阿弥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