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1277~1345)日本临济宗僧。远江人,俗姓源。延庆二年(1309)与文保二年(1318)曾二度至中国(元朝)。元亨三年...【所取通达】 p0741 显扬三卷一页云:四、所取通达。谓于一切诸识境界唯识影相,如实觉了。余如前说。...【三有为相依二种行流转安立】 p0225 瑜伽八十八卷十一页云:复次法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此中有为,是...【我爱】 p0647 成唯识论四卷十八页云:我爱者:谓我贪。于所执我,深生躭着;故名我爱。...(术语)谓尽理之说也。法鼓经曰:一切空经是有余说。唯有此经是无上说。三论玄义曰:教称满字,理曰无余,信之则获...(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之左第七位。梵号怛他誐多绘乞怛落,译言金刚语。密号曰性空金刚。是为如来爱言语之...梵名 Puskarāvatī。乃古代北印度犍驮罗国之旧都城。略称弗迦罗城。位于布路沙布逻城(现今之白夏瓦市)东北,即希...亦名:道众双禀化行二教 子题:违化不违制、违制不违化、化制俱违、化制俱不违、顺化不顺制、顺制不顺化、化制俱顺...【五盖体有七种】 p0278 大毗婆沙论四十八卷十三页云:问:盖名有五,体有几耶?答:体有七种。谓贪欲盖,名体俱一...【彼所受识】 p0800 无性释四卷一页云:彼所受识者:如后当说是色等六外界。...又作众色界道。谓造显曼荼罗时,为区别各重位,而用五色作境界之道。依大日经疏卷六载,诸界道中,中央及第一重应具...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大方广佛华严经...问: 虽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在生活中如何智慧觉照?如何觉照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大安法师答: 这...
【真如寺讯】丁酉十一月十三日(2017年12月30日),上一下诚长老舍利于云居山真如禅寺分拣完毕,得大小舍利子六百余...
所谓四念处,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 身念处和受念处,主要是对治我们的爱取烦恼,我们...一般人的烦恼,都是从男女的爱情,父母、兄弟、姐妹的亲情,还有自己对名望、地位、财产、权力的执著之中衍生出来的...一位内地企业家在接受电视访问时谈到了他去李嘉诚办公室拜访李嘉诚的经历 李嘉诚是和儿子一起接见他的,他儿子可能...最近有人很紧张、很沉重地告诉末学,说台湾某大助念团的团长,临终的状况很不好,没有往生西方。另外,又有人很沮丧...
我们现在有念。有念是迷了,无明迷了,谓心为念,念即是心。咱们起念动念,说心里起念头,这个念头就是心。我们现在...
这个精进有两个内涵:第一个,专一;第二个,相续。但我个人觉得相续更重要。我自己在佛学院做教务主任的时候,我很...
慧迁(唐京师大总持寺)[《续高僧传》卷十二]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迁。瀛州人也。好学专问。爱玩地论。以为心赏之极。负锡驰骋求慕郢匠。虽研精一部。而横洞百家。每至难理。则群师具叙。有齐之时早扇名实。又从远公重流前业。义不再缘。周经一纪并通涅槃地持。并得讲授。齐亡法毁南奔陈国。大隋革运又归乡壤。行经洛下还附远焉。故业新闻备填胸臆。及远入关从而来至。住大兴善。弘敷为任。开皇十七年。敕立五众。请迁为十地众主。处宝光寺。相续讲说。声类攸陈。仁寿二年。敕令送舍利于本乡弘博寺。既至掘基入地六尺。感发紫光散冲塔上。其相如焰。似金像所佩者。又土上成字。黑文分明。云转轮王佛塔也。见此灵相咸庆希逢。仁寿四年。又于海州安和寺起塔。掘深五尺便获白土。色逾于粉遍满坑中。复深八尺。于白土内得白玉一枚。方余径尺光润难比。及将下旦放大光明。通照城郭色如红火。舍利出瓶。分为六粒。现希有事。众皆叹讶。迁后频开十地。京邑乃多无与比肩者。及大禅定兴。召入处之。武德末年卒于所住。春秋七十有九矣。自迁之末后。十地一部绝闻关壤。道由人弘。于斯验矣。有心之寄诚可励诸。
上篇:宝袭(唐京师大总持寺)[《续高僧传》卷十二] | 下篇:慧觉(唐并州武德寺)[《续高僧传》卷十二] |
(术语) Ca又,援,者。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一切法离迁变之义也,四圣谛Catur-āryasatya之声也。金刚顶经曰:左字...
嵩山居中
所取通达
三有为相依二种行流转安立
我爱
无余说
如来语菩萨
布色羯逻伐底
化行二教道众双禀
五盖体有七种
彼所受识
五色界道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在生活中如何智慧觉照

悲心无尽 行愿弥坚——一诚长老珍贵舍利撷影

正释四念处
圣严法师《少烦少恼道心强》
人与人之间的5%差别
弄清楚往生的条件

刚死亡时的感知是什么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