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人名)罗汉名。译曰随顺义。出于玄应音义二十六。...指印度婆罗门种姓之修行僧,或原信仰婆罗门教之外道,转而依佛陀出家入佛道者。例如佛陀弟子中智慧第一之舍利弗,其...(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第三十二愿。净土万物以无量杂宝与百千种香合成之誓愿也。...(流派)华严宗所立十宗之一。...凡三卷。南宋戒度撰。又称观无量寿经义疏正观记、灵芝观无量寿经义疏正观记。略称正观记。收于卍续藏第三十三册。内...(菩萨)此菩萨,于药师经后半说念药师如来可免苦难灾厄,且详示供养药师如来之法式。...凡三卷。唐代圆照撰集。全称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系录唐开元十八年(730,智升撰开元释教...谓邪解之师误导从学之人。或喻一人、一事之误,波及于其他。无门关之竿头进步颂(大四八·二九八下):“瞎却顶门眼...指悉昙四种随缘相承。梵字本源相承有法尔、随缘二种,法尔常恒之相承系依大日经之说,随缘相承有四种:(一)梵王相承...指欲界六天中第四之兜率天。其内院常为补处菩萨所生之处,当来下生弥勒佛即生于此,故以之为弥勒净土。弥勒上生经中...(传说)有部毗奈耶四十六曰:胜音城有王曰仙道,夫人名月光,太子名顶髻。又花子城有王曰影胜,夫人名胜身,太子名...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无朽问:云何仰酬祖父?菩萨曰:世间所谓孝者,以何为上?曰:能敬养,能为善,以无忘先德。菩萨曰:此虽孝而有限。...从前有户人家,除了耕种维生,还养了一群羊。这家人认真工作、克勤克俭,畜养的羊只都是送到市集出售,从来舍不得宰...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有一天,阿那邠邸长者前往佛陀住处,顶礼佛足后,恭敬地坐在一旁。佛陀问道:...
上午,慈航堂某法师等师徒六,七人,上山参拜老和尚,在参观三圣殿工地后,便离去。 传某师对老和尚说:现在交通发...
世间上的痛苦和快乐都是由于自己的业力所造成,尤其痛苦的根本就是贪嗔痴等三毒烦恼,如龙猛菩萨所说:贪嗔痴及彼,...
第三个结构段是谈《阿弥陀经》三种注疏的特点。 古圣先贤,都有慈悲心,都深得佛心,代佛弘化,做如来使,也欲令所...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本焕老和尚,是当今硕果仅存的绝世高僧。今年阴历九月二十一日(10月17日),迎来了他105虚岁...
人人都知道吸烟伤身,犹如健康杀手,但可能很多人还没意识到,久坐危害不亚于吸烟,甚至有赶超之势。澳大利亚昆士兰...
法瓒(隋西京胜光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瓒。齐州人也。安心寂定乐居岩穴。头陀苦行是所缠怀。隐于泰岳之阜。开蒙训接善知方便。兼以达解谛义时扬清论。致有覆丧。坐无辍讲。待移之诮兴世。瓒初闻之。深自赧怍曰。问非切并不欲困人。谓言彼解何言致毙。因遂杜口不事言论。闭谒寻闲披玩而已。开皇十四年。文帝省方招访名德。人有述其清旷者。乃下敕延之。与帝同归达于京邑。住胜光寺。肃肃禅侣拥篲门庭。以身范世复见斯日。仁寿置塔。敕令送舍利于齐州泰山神通寺。即南燕主慕容德。为僧朗禅师之所立也。事见前传。燕主以三县民调用给于朗。并散营寺。上下诸院十有余所。长廊延袤千有余间。三度废教人无敢撤。欲有犯者朗辄现形以锡杖撝之。病困垂死。求悔先过。还差如初。井深五尺由来不减。女人临之即为枯竭。烧香忏求还复如故。寺立已来四百余载。佛象鲜莹色如新造。众禽不践于今俨然。古号为朗公寺。以其感灵即目故。天下崇焉。开皇三年。文帝以通征屡感故。改曰神通也。初至寺内即放圆光。乍赤乍白时沉时举。或如流星。人众同见。井水涌溢。酌而用之。下后还复又感群鹿自然至塔。虽鼓吹众闹驯附无恐。又感鹅一双从四月三日。终于八日。恒来舆前立听梵赞。恰至埋讫迹绝不来。斯之感致罕闻于古。瓒具以闻。后导以禅定时扬法化。言无严切而密附怀抱。遂终没于所住。
上篇:灵璨(隋西京大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 下篇:宝儒(隋西京净影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
位于山西大同南隅。俗称南寺。创建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原称开元寺,五代晋初改称大普恩寺。后遇辽保大之乱,...
阿奴律陀
婆罗门僧
宝香合成愿
一切皆空宗
观经义疏正观记
救脱菩萨
续开元释教录
一盲引众盲
悉昙四种相承
弥勒净土
仙道王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亲得离尘埃,子道方成就
人畜之间相轮回

供养贤圣获福广

忍一切的劳苦,也要忍一切的辱

男女之间的贪著

《阿弥陀经》三种注疏的特点
105岁「佛门泰斗」谈养生与修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