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凡二卷。隋代智顗(538~597)说,灌顶(561~632)记。又称梵网菩萨戒经义疏、菩萨戒经义记、菩萨戒经义疏、菩萨戒...(名数)碧严九十六则曰:赵州示众三转语。会元四赵州章曰:师上堂曰:金佛不渡炉,木佛不渡火,泥佛不渡水。碧严评...【异熟心证】 p1116 成唯识论三卷十七页云:又契经说:有异熟心、善恶业感。若无此识;彼异熟心、不应有故。谓眼等...为长阿含十报法经卷上所说七有之一。畜生之果报实有非无,故称有。 p4188...【士用果与增上果差别】 p0228 俱舍论六卷二十一页云:士用、增上、二果何殊?士用果名,唯对作者。增上果称,通对...(一)梵语 ātma-parityāga。指舍弃身命。又作烧身、遗身、亡身。以舍身供养佛等,或布施身肉等予众生,乃布施行为...(人名)Buddhamitra,论师名。译曰觉亲。婆薮槃豆法师之师也。见婆薮槃豆法师傅。...三种忍辱波罗蜜之一。又作察法忍、法思惟解忍、法思胜解忍、通达忍、观法忍、观察法忍。忍,谓忍耐违逆之境,而不起...【忍位】 此为修唯识行的四加行位之一,《成唯识论》曰︰‘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亦顺...【姞栗陀】 此云鹫,底揭罗阇。此云雕鹫。山海经曰:景山多鹫。说文:鹫鸟黑色多子。师旷云:南山有鸟,名曰羌...三界之一,在欲界之上,因此界的众生,但有色相,而无男女诸欲,故名色界,色界的范围包括初禅至四禅等一共十八层天...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
你在临终的时候要做到准备,准备好了这才可以往生净土,如果没有做到准备,如何谈往生净土。很多人有些时候,嘴巴上...
释迦牟尼佛一日于众会中开示大众:我于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时代出家学道,听闻五十三佛的名号,合掌欢喜,随...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者。前已开导病人,令生正信。然彼病人,心力孱弱,勿道平素绝不念佛之人,不易相继长...
《佛遗教经》中说: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非法。是故常当惭耻,无得暂替。若离惭耻,与诸禽...
隋朝僧人释令休,隶籍河南,平日里很乐于四处寻访胜迹,遍历了四大名山。他素来听说清凉山上,文殊菩萨的事迹灵感异...
不修功德、多有罪过,看见天、看见云彩也忧愁,听见其他的声也烦恼。多念佛、多修善、多积德,听什么声都是佛法的声...
关爱生命,保护生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假如某天醒来,人类由于自身不注重环境保护而任意污染,致使天...佛教团体经常举办各种法会,包括祈福平安法会、消灾祈福法会等,可是有人会疑惑为何还是发生了这样的大灾难,那么,...
灵璨(隋西京大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历代名僧辞典】
释灵璨。怀州人。远公之门人也。禀志淳直宽柔著称。游学相邺研蕴正理。深明十地涅槃。备经讲授。随远入关。十数之一也。住大兴善。后为远公去世。众侣无依。开皇十七年。下敕补为众主。于净影寺传扬故业。积经年稔。仁寿兴塔。降敕令送舍利于怀州之长寿寺。初建塔将下。感一雄雉集于函上。载飞载止。曾无惊惧。与受三归。便近人驯扰似如听受。回头鼓舞欣跃自娱。覆勘其形实非雉也。身具五采羽毛希世。以状奏闻。敕勘瑞图。云彩鸾也。璨令寺僧执之放于北山。飞鸟群迎鸣唳而去。又感异迹。三十余步直来塔所。不见还踪。及四月八日。将入石函。又放光明。旋环隐没。道俗崩踊无不发心。仁寿末年。又敕送于泽州古贤谷景净寺起塔。即远公之生地也。初至州治。半月之间。十八种相前后迭起。或如星光遶旋。或如丹气碧云紫霞白雾。罗布上空。照烛城郭。及映阛阓。数万道俗同时一见。送至基所光如列宿。大小交错数亦无量。更有诸相具如别传。璨后住大禅定。如旧所传。武德之初卒于本寺。春秋七十矣。
上篇:僧昙(隋西京大兴善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 下篇:法瓒(隋西京胜光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
(流派)成实宗也。从其论主之名,故称曰跋摩宗。...
菩萨戒义疏
赵州三转语
异熟心证
畜生有
士用果与增上果差别
舍身
佛陀蜜多罗
谛察法忍
忍位
姞栗陀
色界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推荐】这种感觉找不到,恐难生净土

释迦佛与三千佛缘

为人助念,即是成就他人作佛,功德难思

忏悔的力量

令休法师五台山求见文殊大士

不修功德、多有罪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