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1626~1687)清初临济宗僧。吴门人,俗姓费。号鹤峰。十二岁,从松陵罗汉寺之瑞芝光剃发出家。二十岁,依剖石弘壁...(经名)一卷,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大宝积经二十三,无垢施菩萨应辩会第三十三之异译。...(流派)以名四明天台之流义。对于山外之称,天台之正系也。...(术语)修道而得之眼也。又观道之眼也。佛开解梵志阿颰经曰:道眼观知可度者。圆觉经曰:分别邪正能于末世一切众生...(杂名)又曰东净。谓禅林东序之厕也。其在西序者即西净也。或以东司为厕之通名,在西者,亦呼为东司。实讹言也。杂...谓佛正觉之智,清净如莲华,故称道华。道,佛果之名。又指佛正觉所成就住持净土之众宝莲华,与“正觉华”同。 p565...悬挂于佛堂之镜。又作挂镜、坛镜。明镜表示清净法身,相当于五智中之大圆镜智,故佛经中多藉以显示佛德之圆满。可作...(人名)宋昭庆律师允堪,钱塘人,依天台崇教大师慧思出家。学无不通,尤精通律部,着会正记等之文十二部,以继绍南...【苦法略有八种】 p0848 集论四卷六页云:复次苦法略有八种差别。谓有广大不寂静苦,有寂静苦,有寂静不寂静苦...(术语)能仁寂默之略。释迦译曰能仁。牟尼译曰寂默。...(术语)陀罗尼之别称也。陀罗尼有能破烦恼之闇之德,故云明,能增长一切之功德,故云妃。亦单称云明。大日经疏九曰...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印光大师校印本)...问: 印光大师言: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弟,妻室,儿女,朋友,乡党,不能尽分,则心与佛背,便难往生...
你能够没有妒嫉心、没有障碍心,你就不会有烦恼了;能够不起嗔恨心,你已经从中得到很多,已经逐渐地往成道的方向走...如果说命运是一定的,不能改变,《易经》教人趋吉避凶就讲不通了。换言之,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我们起心动念,若是善...
朝山活动的功德 《华严经》云:宁受地狱苦,但得闻佛名,闻佛名功德尚且不可思议,何况能至心称念、虔诚朝拜,功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好,请放掌。 法师,诸位居士、诸位义工,大家阿弥...
即使你的人生,现在遇到很多的状况,有很多的挫折障碍,你也不用太难过,不用觉得你是世界上最倒霉最痛苦的人,为什...
一般人忌讳白骨观这几个字。修白骨观,不单纯为了修不净,如果改个说法,自观骨相,可能更容易被现代人接受。南怀瑾...
修学佛法的次第依次为 :第一、深信因果,第二、亲近善知识,第三、听闻正法,第四、如理思维,第五、如法修证。其...
法彦(隋西京真寂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彦。姓张。寓居洺州。早岁出家。志隆大法。而聪明振响冠远侪伦。虽三藏并通。偏以大论驰美。游涉法会莫敢抗言。故齐周及隋。京国通惧。皆畏其神爽英拔也。故得彦所造言。宾主兼善。使夫妙义精致出言传旨。齐公高颖访道遐方。知彦声绩乃迎至京邑。虽复智亮冒于当时。而谦素形于声色。所以新故挟情。有增陵勃者。彦奉而敬之。不以年齿相顾。由此识者弥爱而珍重焉。有法侃法师。本住江表。被召入关。彼方大德渊法师者。正法高粲义学所推。语侃曰。天地虽广识达者希。晚学之秀。法彦一人。可与论理。余则云云从他取悟耳。及侃至京。相见方知渊之远鉴也。开皇十六年下敕以彦为大论众主。住真寂寺。镇长引化。仁寿造塔。复召送舍利于汝州。四年。又敕送于沂州善应寺。掘基深丈乃得金沙。涛汰成纯。凡二升许。光耀夺目。又感黄牛自至塔前。屈膝前足两拜而止回身。又礼文帝。比景象一拜。及入石函。三万许人并见天云五色长十余丈阔三四丈四繞白云状如罗绮。正当基上空中。自午及未方乃歇灭。灭后复降五色云。从四方来。状同前瑞。又感玄鹤五头从西北来回旋塔上乃经四度去复还来。复感白鹤于上徘徊久之乃逝。又感五色蛇屈盘函外长可三尺头向舍利惊终不怖如此数度。刺史郑善果。表曰。臣闻敬天育物。则干象着其能。顺地养民。则坤元表其德。是以。陶唐砥躬弗懈。休气呈祥。夏后水土成功。玄珪告锡。方知天时人事影响若神。伏惟陛下。秉图揖让。受命君临。区宇无尘。声教尽一。含弘光大慈愍无边。天佛垂鉴降兹荣瑞。塔基六处并得异砂。炫耀相辉俱同金宝。牛为礼拜太古未经。云腾五色于今方见。又感蛇形杂采盘旋塔基。鹤扬玄素徘徊空际。虽轩皇景瑞空传旧章。汉帝庆征徒书简册。自非德隆三宝道冠百王。岂能感斯美庆。致招灵异。帝悦之。着于别记。彦传业真寂。道俗承音。左仆射高颖。奉以戒法合门取信。于今不倾。并彦之开济。以大业三年卒于所住。春秋六十余矣。
上篇:智凝(隋西京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 下篇:法总(隋西京海觉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
(书名)十卷,明释明昱应王肯堂之请,因将成唯识论随讲随录而集成之。顾起元曾为之序云:师以宇泰先生(即王肯堂)...
济悟
德无垢女经
山家
道眼
东司
道华
悬镜
允堪
苦法略有八种
能寂
明妃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恶人念佛一定往生吗

把佛法灌输到生命中
改变命运的3个要点
朝山的意义与功德
慧律法师《灵感观世音》

一切是无常的,不好的事情终究会过去

白骨观实修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