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物名)禅林,僧堂中,圣僧龛之左右为出入板。以分前后堂。前堂首座领前堂之大众。后堂首座领后堂之大众。见象器笺...【宗】 p0832 因明入正理论云:此中宗者:谓极成有法,极成能别,差别性故,随自乐为所成立性。是名为宗。如有...自教团或宗派中被放逐者,称为破门。此系对僧人最重之处罚,与波罗夷罪相当。又师父将弟子逐出门墙,断绝师徒关系,...【四种现量】 p0431 瑜伽十五卷十页云:问:如是现量,谁所有耶?答:略说四种所有:一、色根现量,二、意受现量,...梵名 Narmadā。为印度大河之一。在古代位于南印度摩诃剌佗国之北境。即现今之拉巴达河(Narbada)。发源于中印度雷...佛陀成道后,于鹿野苑初转法轮度化憍陈如等五比丘,此乃佛教僧团形成之嚆矢。于僧团中,佛陀为比丘订定理想之生活方...阿难陀言。云何智者于缘起善巧?佛言。智者于十二支缘起顺逆。如实知见。是缘起善巧。谓如实知见依此有彼有。此生故...成佛时期依教义各不相同: 一、依法相所论成菩提道,定满三祇。 二、在缘起论,则为不定。 三、在法性...【诸行止】 p1345 瑜伽八十五卷十页云:卽此五离系品界,由一切行,永寂静故;名诸行止。...位于韩国全罗南道海南郡。号头轮山。韩国三十一本山之一。原名大春寺。创建于百济久尔辛王七年(426),八十余年后...【贪欲者相】 p0977 瑜伽八卷十三页云:复次诸贪欲者者:此是总句。由猛利贪者:谓于他所有,由贪增上,欲为己有,...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按照这次活动的安排,今天下午是传授三皈依和五戒。这个活动是一个很严肃的活动,所以在讲三皈依或者五戒的时候,我...
昔日,有一个小孩,名叫沙弥罗,年七岁,喜好修学解脱道,于是跟随一位沙门出家修行,作其弟子。师徒住在山中,沙弥...
古代的禅师在教化弟子时,当弟子产生妄想,失去正念的时候,禅师常常以不着边际的禅语,或者反问,抑或是棒喝等方式...2007年底,上海市政管理局,收到一封,寄自英国华恩厄斯金设计公司的来信。通知上海外白渡挢,使用年限100年己到。...
以前我在医院当医生,发现很多的患者,不能够接受传统寺庙的念佛韵调,因为使他们想起死亡办丧事,所以他们内心有排...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求他们承担起责任,更忽略责任之重要性。所谓发心容易持久难...梁武帝很相信志公禅师,而其他一般人也很相信他,不论是什么场合,生小孩、亲友死亡、结婚、丧礼等,都要请志公禅师...
问: 有人讲一生最好是观拜一尊佛像,不要多了,多了怕临终心乱,是不是这样呢? 大安法师答: 这个问题原则上来说...
僧乔(梁杨都龙光寺)[《续高僧传》卷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僧乔。姓华氏。吴兴东迁人。出家住龙光寺。闻僧旻说。前修立义有诸同异。则忘寝息志欲禀受。又听其语论转捷。则抚掌累叹思与偕也。隆昌之世法筵转少。仍与同寺僧整宝渊慧济慧绍等。请旻移住。于是终晨竟夜一心谘求。布被御冬单蒋藉体。饘粥糊口茹菜充饥。而未曾以贫寒变节。但自勤励维日不足。研精奥粹理悟深明。三四年间经论通达。后旻还庄严。龙光慧生问曰。诸少相携并得成器。其间胜负可得闻耶。旻曰。乔公儒雅清虚履今用古。卷舒文义优游教理。钩深致远善能雠校。廉而未讲莫与争先。此乃遗法之所寄也。整公精勤经论博综有叙。同其业者重其情性。渊公不无神明。而心性偏激亟违礼度。久从异集。无以测其多少。济公神识清审。经素有功论文未熟。由其体羸不堪辛苦故耳。且于义理足以明道。志行足以厉俗。绍公情性和理笃有志行。贫而有累学不得恒。向无妨碍。不患不成美器。自乔学之成也。不修世务不附名闻。闭门静处坐无杂客。澄怀潜悟独得而已。年三十六天监初卒。生本任湘州。学明经数频御法座。少秉高操。慕安汰之风规。而弊衣蔬食终身不改。美风姿善草隶。整住襄阳未游夏首。道化大行。济番禺人。未还岭表德被南越。文义风宣有广被焉。并天监中卒。
上篇:道超(梁杨都灵基寺)[《续高僧传》卷六] | 下篇:明彻(梁杨都建初寺)[《续高僧传》卷六] |
【意界】 p1206 如意根中说。 二解 俱舍论一卷十二页云:应知识蕴、卽名意处。亦名七界。谓六识界、及与意界。岂不...
出入板
宗
破门
四种现量
耐秣陀河
印度佛教仪制
智者于缘起善巧
成佛时期
诸行止
大兴寺
贪欲者相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净慧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五母同悲一子

古代禅师教化弟子的方法
财富的积累,永远是建立在诚信上

陪病人念佛的经验

佛教的社会责任
知因达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