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又名空处天,即: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非想非非想等四天。此四天但有定果色,无业果色,故无身质,又正报无有色...指梵天。一字心咒经(大一九·三一六下):“若欲降伏真婆罗门,取好名花及白芥子,一依前法,即得如意。” p4220...(术语)谓佛菩萨也。无量义经曰:是诸众生安稳乐处,救处,护处,大依止处。...【已习奢摩他依毗钵舍那而得解脱】 p0231 瑜伽十三卷十一页云:云何已习奢摩他依毗钵舍那而得解脱?谓如有一,先已...Puhuizang 1943年由盛普慧出资在上海成立普慧《大藏经》刊行会,汇集南传、北传诸经论,校正前代印本之漏误,改...(术语)此真言正有十六字,是十六尊之种子,然依阿阇梨之口传谓此十六字乃定慧三十二尊之种子,于此附加五佛之种子...【粗行细行】 p1473 集异门论十一卷九页云:若麁若细者:云何施设麁行细行?答:观待施设麁行细行。复如何等?答:...梵语 subanta。又作苏漫多、苏曼多。为“丁彦多”之对称。指梵语中名词、形容词等语尾变化之语。即依八转声法变化语...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城人为父母等,于四衢道头,乃至庙中祭祀供养。粪扫衣乞食比丘自取食之,居士共...(杂语)一切万有,为五蕴和合而假存者,不知此理而执着一切万物为常恒不易,谓之爱着迷。...唯识论所立。以有漏无漏之慧,明了观察现前之境,其方法有六种,称为六现观。即:(一)思现观,谓思所成之慧。此作用...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现在的众生烦恼习气很重,很容易生气,乃至于说你随便踩一下他的脚,他就生起气来,话说得不那么好听,马上就很愤怒...问: 念佛人临命终时被过去世的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做才能往生?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 你不要担心了。现在有一个...
佛法教导我们: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就是避免我们到临命终时手忙脚乱。如果由于你对人生的认识不清楚,到临...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
佛经中一位常不轻菩萨,是我们生活中,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常不轻菩萨:凡一切众生都是佛,都是菩萨。大家试想...闲来无事,网上漫步,看见一则小故事让我感动不已。一位武士握着一条鱼来到一休禅师的房间。他说道:我们打个赌,禅...1、吃亏:吃亏是福。 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所有的幸运都值得高兴,并非所有的痛苦都令人难以忍受。吃亏往...问: 大乘小乘之区别如何? 太虚大师答: 大乘小乘之别,细言之颇深。概言之,大小乘均为出世法,了解生死轮回,程...
法申(梁杨都安乐寺)[《续高僧传》卷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申。本姓吕。任城人也。祖世寓居青州。申幼出家。夙怀儒素广学经论。妙思独远弥历年祀。规空画有日夜惆怅。隐士平原明昙聊嘲之曰。三阳在节明辰淑景。何不饮美酒赋新诗。而终日竟岁瞪视四壁。百年俄顷。知得成儒素以不。答曰。盖是平生鄙好。何论得失。顷之而大明成论。誉美州乡值宋太始之初庄严寺法集。敕请度江住安乐寺。累当师匠道俗钦赏。建元之中遭本亲远丧。道途回岨有碍北归。因尔屏绝人事杜塞讲说。逮齐竟陵王萧子良永明之中。请二十法师。弘宣讲授苦相征屈。辞不获免。当斯之盛无与友者。兼又淳厚仁慧不出厉言。安闲守素不狎人世。以天监二年卒。春秋七十有四。时复有道达慧命。并以勤学显名。达姓裴。河东闻喜人。住广陵永福精舍。少以孝行知名。拯济危险道闰江濆。永明中为南兖州僧正在职廉洁雅有治才。罢任之日唯有纸故五束。慧命广陵人。住安乐寺。开济笃素。专以成实见知。
上篇:那提三藏(京大慈恩寺梵僧)[《续高僧传》卷四] | 下篇:僧韶(梁杨都建元寺)[《续高僧传》卷五] |
资持记·释标宗篇:“圣说者,下引大小经律论,或是佛说,或余人说,无非圣故;又可虽通余人,还述佛意,是则圣说唯...
四空天
真婆罗门
大依止处
已习奢摩他依毗钵舍那而得解脱
普慧藏
十六字成三十七尊
粗行细行
苏槃多
不受食戒缘起
爱着迷
六现观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别人伤害我们的时候该如何对待
临终被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往生

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