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四业】 p0399 集异门论七卷九页云:四业者:一、黑黑异熟业,二、白白异熟业,三、黑白黑白异熟业,四、非黑非白...(术语)am,又作庵,暗。是十二摩多之第十一,转声五转之第四轮成菩提也。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字母品曰:闇字门...梵语 sarva-dharma,巴利语 sabba-dhamma。乃泛指一切有为法(梵 sajskrta-dharma)、无为法(梵 asajskrta-dharma...【顺福分善根】 p1108 大毗婆沙论七卷十五页云:顺福分善根者:谓种生人生天种子。生人种子者:谓此种子、能生人中...【已种顺解脱分善根相】 p0230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六卷十一页云:问:顺解脱分善根,在有情身,其相微细;已种未种...(杂名)十八道中之护身法与结界法。...【心性本净】 p0352 瑜伽五十四卷三页云:又复诸识,自性非染。由世尊说:一切心性本清净故。所以者何?非心自性,...(仪式)东南西北下方上方为六方。婆罗门之法,有晨朝洗浴,敬礼六方,增长命财之说。王舍城长者之子善生,承父命。...谓由作恶业所感之苦果。或谓由作善恶之业而感苦乐之果者,通称为业;盖依业而得之苦乐果,通称为苦。净心诫观法卷上...又作广惠声闻。指远离烦恼障与解脱障,获得定、慧自在之阿罗汉,如舍利弗、目犍连等。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五(大三○·...【赊多】 秦言寂灭。大品赊字门,入诸法定不可得故。论曰:即知诸法寂灭相。妙乐云:此唱寂灭,是灭生之灭,非...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方等大集经》:休息绮语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者天人爱敬;二者明人随喜;三者常乐实事;四者不为明人所嫌共...
人应该储存的是福报,有福报,走到哪里都有的吃,做什么行业都能赚钱,因为福报在的缘故。没有福报,钱也守不住。而...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次对诸比丘开示:比丘们!你们应当思惟诸法无常的道理,并且广布无常想,若...禅堂中死一般的寂静,寂静得似乎空无一人,只有守关的老禅师心中清楚,参加这次闭关的四十名法师今天已经到了最后一...
今天下午,几个老沙弥、沙弥尼,来求戒。都六七十岁了。我说:你们先别慌求戒。沙弥有哪十戒?你们讲给我听听看。结...
佛法不在远求,即依现前世间事,能作得条条是理,事事如法,就是佛法。古之祖师有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谓迷...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相同年龄和相同工作环境的人,从外表上看可以相差十岁甚至更多。有些人有未老...
十种想首先是 无常想, 我们众生有种种的颠倒执著,无常计常,而这个佛经常常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它都是无常的。...
支昙钥(晋京师建初寺)[《高僧传》卷十三]
【历代名僧辞典】
支昙钥。本月支人。寓居建业。少出家清苦蔬食。憩吴虎丘山。晋孝武初。敕请出都止建初寺。孝武从受五戒。敬以师礼。钥特禀妙声善于转读。尝梦天神授其声法。觉因裁制新声。梵向清靡四飞却转。反折还喉叠咔。虽复东阿先变康会后造。始终循环未有如钥之妙。后进传写莫匪其法。所制六言梵呗传响于今。后终于所住。年八十一。
上篇:帛法桥(晋中山)[《高僧传》卷十三] | 下篇:法平(宋京师祇洹寺)[《高僧传》卷十三] |
(天名)Pūrandhara,帝释之一名。杂阿含经四十曰:释提桓因,复名富兰陀罗。佛告比丘:彼释提桓因本为人时,数数...
四业
闇
一切法
顺福分善根
已种顺解脱分善根相
护身结界十八道
心性本净
六方礼
业苦
广慧声闻
赊多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止息花言巧语可获得十种功德

人应该存福报,胜过存钱

当修无常想,断尽一切贪爱执着
宁搅千江水,莫动道人心

不要以为有了这张纸,你就有资本了

【推荐】佛法不在远求,即依现前世间事

千万别把自己吃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