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蕴不含摄无为法之意。蕴具有积集性,非积集性者,蕴即不摄;而无为法非积集性,以义不相应,故不摄于蕴之中。俱舍论...(界名)胎藏界外金刚部院东方日天旁之尊,应为日天眷属。表世之梦幻者。肉色童子形,于顶上合掌,作飞行之势。...又作烧香偈、烧香回向文。于佛前上香时所唱之偈文。礼佛仪式(卍续一二九·一一八上):“(礼敬赞德,先须至于香台...据翻译名义集卷六载,以观想之法,经由吾人之六种气息可治愈疾病。此六种气息即:吹、呼、嘻、呵、嘘、呬。此六气皆...(术语)除诸灾害。如迦楼罗鸟除毒蛇之害,其观法名迦楼罗观。义译谓之微妙观。见守护经。...(异类)大乘义章八末曰:此之六种,经名为道,亦名为趣。有饿鬼业因者之所趣,故曰饿鬼趣。五趣或六趣之一。...(名数)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略称。即小乘诸律所说戒之总标也。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中三之三曰:一切者,总...体达智慧之业,称为智业;其他一切功德业称为福业。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中,前五度属福业,...不妄不变之真实本性。乃吾人本具之心体。佛教主张吾人所具之真性与佛菩萨之真性本无二致。[楞严经卷一] p4214...(杂名)对于禅寺律院之称。谓真言天台等曰教宗之寺。...指禅院之上位。人面向堂时,以己身之右为上间,法堂、方丈(南向)则以东为上间,僧堂(东向)则以北为上间,库司(...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
为什么念佛要兼修禅观?就是为了改变你的心态!因为你用攀缘心念阿弥陀佛,所有的佛号都变成一种攀缘的力量。 为什...
能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哪。我们每个人修行都希望有一个加持力有一个护念哪,但殊不知你在这样的一...第六意识在受用外境时,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果报以及产生很多善恶的想像。 我们这一念心,可能会随顺妄想...
为了修行自律和传教度人,佛陀根据当时的环境和修行的需要,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戒律和生活制度。佛教僧团在饮食方面,...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迦兰陀竹园弘化,每天早晨依惯例着衣持,到王舍城次第乞食。有一位火与婆罗门远远看见佛陀,立...
上海何王氏者,本一无知无识之妇女耳。自二十九岁,得闻净土法门,遂皈依三宝,吃素念佛。深厌娑婆浊恶,决志求生西...问: 师父慈悲!请问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当中,譬如说开车、做饭这种时候,面对因缘的时候,我们是提起佛...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这次学人受会长的邀请,来跟大家讨论净土宗的理论跟修学的方法。那...
慧庆(宋庐山)[《高僧传》卷十二]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庆。广陵人。出家止庐山寺。学通经律清洁有戒行。诵法华十地思益维摩。每夜吟讽。常闻暗中有弹指赞叹之声。尝于小雷遇风波船将覆没。庆唯诵经不辍。觉船在浪中如有人牵之。倏忽至岸。于是笃厉弥勤。宋元嘉末卒。春秋六十有二。
上篇:道冏(宋京师南涧寺)[《高僧传》卷十二] | 下篇:普明(宋临渭)[《高僧传》卷十二] |
(名数)有二种:一者金刚界四方四佛各各之四亲近也。一者表贤劫千佛因位千菩萨之十六菩萨也。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中,...
蕴不摄无为
霹雳星
香偈
六气
迦楼罗观
饿鬼趣
五八十具
福智二业
真性
教寺
上间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念佛为什么要兼修禅观

念佛能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
净界法师:唯识学对于妄想的两种分类

僧人用斋时的观想和祝愿
施多福大

卅年精修 预知往生
开车做饭的时候,是提起佛号还是观照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