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不行现观者,谓已证得无作律仪故,虽居学位而谓我今已尽地狱畜生饿鬼颠坠恶趣,我不复能造恶趣业感恶趣异熟,已得无...(名数)一、自摄,以自力而自摄取也。二、他摄,以他力为他所摄也。略论曰:一切万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依顺受戒作法,发动善性身口而生之别解脱律仪无表色,有八种之别,即:(一)苾刍律仪无表色,乃依比丘受具足戒而发者...【十一法】 p0104 品类足论六卷二页云:有十一法。谓有漏色、无漏色、有漏受、无漏受、有漏想、无漏想、有漏行、无...即殊胜之行为。据成唯识论卷九载,菩萨之修行分为福胜行与智胜行两种。若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杂语)同所习者。维摩经菩萨品曰:乐近同学。,什曰:我学大乘,彼亦如是,是名同学。...三藏法数引请观音经疏云:转五蕴成五分法身。蕴,即积聚之义。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也。五分法身,身,亦聚集...般若者,圆常之大觉也。一觉有三德: 一、实相般若 为般若之理体,众生本来具,离一切虚妄之相,为般若之实性...【邪行有二因缘】 p0673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三页云:复次如是邪行,有二因缘。谓于三事,不正寻思;及彼前行诸不...(经名)四卷,西晋竺法护译。大方等大集经宝女品第三之别译,分为十三品,有宝女为舍利弗说大乘之深义,佛明其往因...【身识缘共相境】 p0678 大毗婆沙论十三卷十三页云:问:云何身识缘共相境?以五识身、缘自相故。答:自相有二...《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本经有十事奇特,为众经所无: 1、化主不可思议: 一般经典或佛陀自说,或四佛共说,而《法华》则是十方三世诸佛并...
我们造什么业,就一定要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又叫业报,这是自然的不加造作的道理。所以我们对这一世的所作所为造什么业...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7讲 第8讲 第9讲 第10讲 第1讲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和尚尼慈悲、诸...慧明对佛很虔诚,也希望自己的家人都信佛,可是却遭到了丈夫的抵制,说你咋信佛我不管,但别打算让我也和你一样,我...问: 佛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讲了八万四千法门,现在都讲一门专修,这和法门无量誓愿学是不是矛盾? 大安法师答: 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在法国的某地乘车返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那一天大雪...
印者,印定义。法相楷定不易之义。内外之分,真伪之辨,正邪之别,皆以法印印定其说是否正确。如世公文,得印可信。...有一位父亲,生了三个儿子,由于望子成龙,所以平日对子女管教严格,母亲扮演着慈爱的角色。父亲因最近公事比较忙,...
慧安(宋江陵琵琶寺)[《高僧传》卷十]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安。未详何许人。少经被虏。属荆州人为奴。执役勤紧。主甚爱之。年十八听出家。止江陵琵琶寺。风貌庸率颇共轻之。时为沙弥。众僧列坐。辄使行水。安恒执空瓶从上至下水常不竭。时咸以异焉。及受具戒稍显灵迹。尝月晦夕共同学慧济上堂布萨。堂户未开安乃绾济指从壁隙而入。出亦如之。济甚骇惧不敢发言。后乃与济共坐塔下。便语济云。吾当远行。今与君别。顷之便见天人伎乐香花布满空中。济唯惊惧竟不得语。安又谓曰。吾前后事迹慎勿妄说。说必有咎。唯西南有一白衣。是新发意菩萨。可具为说之。于是辞去。便附商人入湘川。中路患痢极笃。谓船主曰。贫道命必应尽。但出置岸边不须器木。气绝之后即施虫鸟。商人依其言出卧岸侧。夜见火炎从身而出。商人怪惧就往观之。已气绝矣。商人行至湘东见安。亦已先至。俄又不知所之。济后至陟屺寺诣隐士南阳刘虬。具言其事。虬即起遥礼之。谓济曰。此得道之人。入火光三昧也。时蜀中又有僧览法卫。并有异迹。时人亦疑得圣果也。
上篇:邵硕(宋岷山通云寺)[《高僧传》卷十] | 下篇:法匮(齐京师枳园寺沙弥)[《高僧传》卷十] |
【四种无明】 p0429 瑜伽五十八卷四页云:此略四种:一、无解愚,二、放逸愚,三、染污愚,四、不染污愚。若于不见...
不行现观
二摄
八种别解脱律仪无表色
十一法
胜行
同学
转蕴成身
三般若
邪行有二因缘
宝女所问经
身识缘共相境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法华经」的十不思议事

幸得人身,幸闻净土法门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导读
感化那些没有佛缘的人
「一门专修」与「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否矛盾

一个善念躲过了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