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五十八卷四页云:此略四种:一、无解愚,二、放逸愚,三、染污愚,四、不染污愚。若于不见闻觉知所知义中所有无智,名无解愚。若于见闻觉知所知义中散乱失念所有无智,名放逸愚。于颠倒心所有无智,名染污愚。不颠倒心所有无智,名不染污愚。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子题:脂、五脂、五种脂、石蜜不得辄啖除五种人、糖浆、未舍自性、熊、罴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七日药体。四分五...【证得究竟】 p1438 瑜伽八十七卷十八页云:复次证得如是极究竟者,由五种相,应知究竟。何等为五?谓已证得苦及苦...(杂语)以染身之垢喻烦恼之心也。无量寿经下曰:犹如净水。洗除尘劳垢染故。...即一般、共通之义。“别途”之对称。一般佛教共通之义理教说,称为通途教义;若限于特定宗派,则称为别途教义。别途...(杂名)药师如来也,药师又云医王,善逝者,诸佛十号之一,如言如来。...冥合本有清净之佛性如来藏心。亦即冥合本有清净自性之心。禅戒篇:“十戒三聚,无别体裁,齐归三宝誓期,已归不欺,...【所希求】 p0737 瑜伽八十四卷十八页云:所希求者:能生爱故。...脱离五盖,也就是脱离五种烦恼。...修善恶之因,可感招苦乐之果。例如三种佛身中之报身即属修因感果之佛,又如阿弥陀佛之西方净土乃缘于因愿所获致者,...据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所载,往昔三千尘点劫以前,大通智胜佛出世,宣说妙法莲华经。此佛曾为其出家之十六子讲说法华...(术语)图轮之耳埵也。就佛之相好而言。般若经三百八十一曰:世尊耳厚,广大周长,轮埵成就。...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八大人觉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我们在每部经典的开头,都看到这样四个字: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是怎么来的呢?我是谁呢? 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阿难...
文殊师利菩萨的意思是妙智慧、妙吉祥。 我们在世间都希望我的善愿能满,希望这样好、那样好,就是吉祥。但是要想吉...
我们往往搞错了,以为所谓修行就是说我每天抽一个小时来做早课,或者做晚课就行了,其他时间不是修行的时间。其实你...学问类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
如是二识,更互为缘。 更互为缘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有阿赖耶识才有受用识,因为有受用识才有阿赖耶识...
净土法门以仰仗弥陀愿力往生安养为本质内涵,所以深信佛力救度是净宗不共的诠释,纵观中国净宗教理史,诸祖对信的诠...
族叔祖雷阳公说,从前有个人遇见阴曹地府的官吏,便乘机问道:听说,人的命运都是生前就注定的,有这么回事吗?冥官...
【原文】 海昌村民某,有老媪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阴府报应甚悉,家人环而听之。某在众中忽摄心念佛,媪谓曰:汝...
四种无明
【法相辞典】
【四种无明】 p0429
上篇:四种身系 | 下篇:四种无智 |
谓论说断惑之非初、中、后等三时,称为非初非中后;而论说前、中、后等三时,称为前中后取。华严宗之法藏等在五教中...
七日药
证得究竟
垢染
通途
十二大愿医王善逝
冥心
所希求
离盖
修因感果
大通结缘
轮埵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

文殊菩萨给你的智慧和吉祥

起心动念一举一动,全部都是佛法
格言联璧

如是二识,更互为缘

净土诸祖师对「信」的阐述

雷阳公问地府官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