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指招感福德果报之业因,即布施等善根功德之总称。据福力太子因缘经卷一载,若诸有情能勤修福因,则所获之福果必极胜...(譬喻)金刚般若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此中有六喻,称为六喻般若。...亦名:无根重罪谤戒犯相、无根谤戒犯相 含注戒本·十三僧残法:“若以无根四事加谤,说而了了僧残,不了偷兰。若指...三界中的一切境界和事物都是由心所造的。...【四静虑】 p0410 俱舍论二十八卷一页云:且诸定内静虑云何?颂曰:静虑四各二,于中生已说。定谓善一境,并伴五蕴...谓充满珍宝之城,乃比喻佛之正法。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六中):“汝等比丘!云何庄严正法宝城?具足种种功...(公案)僧问云门:如何是佛?门云:干屎橛。干屎橛者,拭人粪之橛之乾者。取至污秽之意。见会元十五、无门关二十一...(名数)言父、母、亲教师、轨范师、病人之五者,常宜供养也。...【右胁而卧重累其足】 p0528 瑜伽二十四卷五页云:问:以何因缘,右胁而卧?答:与师子王法相似故。问:何法相似?...指自性散乱、外散乱、内散乱、相散乱、粗重散乱、作意散乱。(一)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之自性驰逐外缘,不能静...(菩萨)Vajrahetu,金刚界曼陀罗第一成身会中,位于西方月轮五尊中无量寿如来左方之菩萨也。司如来转法轮之因德。...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
【原文】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圣一如。由迷悟之攸分,致升沈以迥别。大觉世尊,愍而哀之。示成正觉,...
禅对于我们的生活、生存、生命极为重要。佛经上讲,众生有分段生死,每个人终其一生的寿命不过六十、七十岁,最多也...
大家留心世间,常可以发现有的人,福报来临的时候,挡都挡不住,不需费什么力、不需苦苦求索,但不可思议的福报、好...
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障碍,都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慧忠国师是浙江人,俗姓冉,号光宅,是六祖惠能大师的弟子,二十六岁时入河南党子谷,修行四十年,敕住南阳龙兴寺,...
●金刚经教人修福修慧消业,是一部各方面都顾到的完善佛典,无怪乎佛在经中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一、临终四事 唐善导大师:《临终正念文》,指出临终往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不得怕死: 生必有死,往生净土是永...
智秀(梁京师治城寺)[《高僧传》卷八]
【历代名僧辞典】
释智秀。本姓裘。京兆人。寓居建业。幼而颖悟。早有出家之心。二亲爱而不许。密为求婚将克娶日。秀乃间行避走。投蒋山灵耀寺剃发出家。及年满具戒业操逾坚。禀访众师搜检新异。于是大小兼明数论精熟。尤善大小涅槃净名波若。及讲筵一建。辄王俟接驾。负帙肩随为人神彩细密思入玄微。其文句幽隐并见披释。以天监之初卒于治城寺。春秋六十有三。会葬之日。黑白奔赴。街巷填闉。士庶含酸荣哀以备。时治城又有僧若道乘。乘当时令问。若与兄僧璇并善诸经及外书。若诵法华工草隶。后为吴国僧正。乘亦志业明敏。而特善毗昙。
上篇:僧印(齐京师中兴寺)[《高僧传》卷八] | 下篇:慧球(一作慧琳,梁荆州)[《高僧传》卷八] |
【业非是漏】 p1219 大毗婆沙论四十七卷十一页云:问:若留住义是漏义者;诸业亦有留住功能。如契经说:二因、二缘...
福因
如梦幻泡影
无根波罗夷谤戒犯相
三界唯一心
四静虑
宝城
云门屎橛
五处供养
右胁而卧重累其足
六种散乱
金刚因菩萨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如来随机利生浅近论》白话译

禅对生命的重要性

积极主动的去行善积德

持戒清净者能得五种功德
困境即是赐予
禅师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