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言父、母、亲教师、轨范师、病人之五者,常宜供养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资持记·释师资篇:“弟子依止阿阇梨,有五事:一、者当数往;二、者至户当三弹指;三、者入当头面礼;四、者长跪问...(修法)宋咸平年中,天台遵式治定请观音经消伏毒害之忏仪,现今所流布之观音忏法是也。所述正意,为劝请观世音及一...(物名)Maṇi,又作末尼。译曰珠,宝,离垢,如意。珠之总名。玄应音义一曰:摩尼,珠之总名也。同二十三曰:末尼...永远真实和不变的道理。...(术语)无始已来,一味相续而转之细意识也。是于经量部为轮回之主体者。见异部宗轮论。...(物名)与单言拄杖者同。子者名词之助辞。作拄者正,作柱者误。...梵语 samyag-drsti,巴利语 sammā-ditthi。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之因果,审虑诸法性相等之有漏、无漏慧,称为正见...行事钞·集僧通局篇:“四分文云,当敷座,打犍稚,尽共集一处等。”资持记释云:“示前后中,文出说戒犍度。必先设...【心趣出离】 p0351 瑜伽七十卷十页云:云何心趣出离?谓于聚落而游行者。又依出生死,说趣出离。...(术语)Siddham,又作悉谈。译曰成就。玄应音义二曰:悉昙,此云成就。梵语本系梵天所制,故名悉昙。...【二法能违世出世间正行境界】 p0047 瑜伽十三卷二十二页云:又有二法,甚能违越世出世间正行境界。谓于自非法...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
净慧长老在佛界可谓德高望重。他一岁半即由父母送入尼庵抚养,14岁在武昌三佛寺拜师学经,其经历让人称奇。作为新中...
每天晚上要给自己一个总结:今天我的言语行为、我的心念,有没有离开过失?如果把昨天的烦恼带到了今天,当下就要给...智者大师将持戒清净的相貌分为三种: 第一种上品持戒之人,他自从受戒以来清净护持,无所毁犯。这种人在他一生当中...
众生的心是很复杂的,实际慢慢地就能体会到,不管我们来上课学习,或者到念佛堂去念佛修行,慢慢这个心要把它变得单...问: 佛家讲,修行有所知障。我等即要靠已知、所知才能学习佛法。 但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自己既有的知识、经验所障。...
再说调心。这个心就是当下这一念,我们在堂中用功办道,就是要把这一念摆在念佛是谁这一句话头上,一心一意地照顾这...禅定的功夫对修福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自性具足着一切的善法,这善法里面包括一切福德之法。这个内在的宝藏要靠禅...
有人问:怎样面对生病? 下面就这个话题谈谈我的一点认识,给大家作个参考。 我们知道,无论贫富贵贱,人生必须面对...
五处供养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停心观位 | 下篇:五处真言 |
(术语)断妄惑,证得胜果也。唯识论一曰:断障为得二胜果故,由断读生烦恼障,故证真解脱。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大...
依止阿阇梨五事
观音忏法
摩尼
真理
一味蕴
拄杖子
正见
集僧先设座后鸣钟
心趣出离
悉昙
二法能违世出世间正行境界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专访净慧长老:信仰就是生活本身

顺境安适,般若无缘
三种持戒之人

何曾生过,又何曾死过
如何判断「所知障」和「烦恼障」

真正用功的人,有功夫的人看一眼就知道了
禅定对修福也是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