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庄严国土之三种也。一、事庄严,谓色声香味等之事物也。二、法庄严,谓种种胜妙之法音也。三、人庄严谓菩萨...【灭谛灭何等法】 p1215 瑜伽六十八卷一页云:问:何等法名灭故名灭谛耶?答:有二种。一、烦恼灭故,二、依灭故。...据方等般泥洹经卷二载,涅槃,大灭度之义;大,即法身;灭,即解脱;度,即般若。此乃三德之秘密理藏,在诸佛为不增...【三种听闻法者】 p0203 瑜伽十四卷四页云:又有三种听闻法者。一、于法于义,不能受持。二、唯能领受,不能任持。...凡十三卷。明代密云圆悟(1566~1642)撰,山翁道忞编。明代刊行。内容即:卷一至卷四为上堂语,卷五为上堂开示、小...(术语)法我见,人我见二种之邪论。楞伽经四曰:离于我论,自性无垢。...西域之古国。又称楼兰、禅善、纳缚波。位于新疆罗布泊(Lob-nor)西方,即位于古代天山南路东端,为东西交通要冲。...【名言】 名指名称,名言指名称与言说。名称言说为能诠者,能诠显真如本体的真义,然真如无有实体,而是一种方便教...【罗刹】 此云速疾鬼,又云可畏,亦云暴恶,或罗叉娑。此云护士,若女,则名啰叉斯。...传法于他人,如灯灯相传,心心相印。...(术语)起信论三发心之一。菩萨十行之行成就,而发十回向之心也。起信论义记下末曰:解行发心者,位在十回向,兼取...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
普贤十大行愿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基本准则。普贤十大行愿,约因来说,就是正因佛性(即上求佛道、下化有情的大菩提心);...
尼尔伯纳德博士,美国临床医学专家,美国责任医药内科医生委员会的创始人及主席,癌症计划暨华盛顿临床研究中心主席...
凡要出家先应知道,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我为何要出家? 一、出家的动机 是因世俗烦杂?事业挫败?感情失落...
问: 被烦恼束缚的凡夫,恶业深重,烦恼也未断一丝一毫,怎么能往生到出离三界的西方净土呢? 佛慧法师答: 我们生...问: 临终不论什么情况,乃至昏迷,亦得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往生的条件问题。往生的条件乃...问: 在这个斗诤的世界里,如果太善良是会被欺负的。我们不可能百依百顺,不管是怎么样都会自我保护。怎样算是恒顺...有一位刚学佛不久的信徒,在《劝发菩提心文》上看到金刚非坚,愿力最坚这句话时,不懂其意,就跑去请示无相禅师,无...
一九八五年第二期 第一天 持念佛名 一心不乱 今天是我们佛七第一天,先告诉大家,为什么打佛七,怎么样打好这次佛七...
僧远(齐上定林寺)[《高僧传》卷八]
【历代名僧辞典】
释僧远。姓皇。勃海重合人。其先北地皇甫氏。避难海隅故去甫存皇焉。远幼而乐道。年十六欲出家。父母不许。因蔬食忏诵晓夜不辍。年十八方获入道。时有沙门道慧。高才秀德声盖海岱。远从受学。通明数论贯大小乘。宋大明中。度江住彭城寺。升明中于小丹阳牛落山立精舍。名曰龙渊。远年三十一。始于青州孙泰寺南面讲说。言论清畅风容秀整。坐者四百余人莫不悦服。琅琊王僧达才贵当世。藉甚远风素延止众造寺。远赒贫济乏身无留财。有玄绍比丘。每给以金贝。远让而弗受。尝一时行青园。闻里中得时气病者。悯而造之。见骈尸侣病者数人。人莫敢近。远深加痛惋。留止不忍去。因为告乞敛死抚生。恩加骨肉。宋新安孝敬王子鸾。为亡所生母殷贵妃造新安寺。敕选三州招延英哲。远与小山法瑶南涧显亮。俱被征召。皆推远为元举之首。大明六年九月有司奏曰。臣闻邃拱凝居非期宏峻。拳跪盘伏岂止敬恭。将欲昭张四维缔制八宇。故虽儒法枝派名墨条流至于崇亲严上。厥繇靡爽。唯浮图为教逿自龙裔。宗旨缅邈微言沦远。拘文蔽道在末弥扇。遂乃凌越典度偃居尊戚。失随方之妙迹。迷制化之渊美。夫佛法以谦俭自牧。惠虔为道。不轻比丘遭人必拜。目连桑门遇长则礼。宁有屈膝四辈而间礼二亲。稽颡耆腊而直骸万乘者哉。故咸康创议元兴载述。而事屈偏党道挫余分。今鸿源遥洗群流仰镜。九仙赆宝百神从职。而畿辇之内含弗臣之氓。阶席之间延抗礼之客。惧非所以澄一风范详示景则者也。臣等参议以为沙门接见皆当尽虔礼敬之容。依其本俗则朝徽有序乘方兼远矣。帝虽颇信法而久自骄纵。故奏上之日诏即可焉。远时叹曰。我剃头沙门本出家求道。何关于帝王。即日谢病仍隐迹上定林山。及景和之中此制又寝。还遵旧章。宋明践祚请远为师。竟不能致。其后山居逸迹之宾。傲世陵云之士。莫不崇踵山门展敬禅室。庐山何点汝南周颙。齐郡明僧绍濮阳吴苞。吴国张融。皆投身接足谘其戒范。后宋建平王景素谓栖玄寺。是先王经始。既等是人外。欲请远居之。殷勤再三遂不下山。齐太祖将升位入山寻远远固辞老疾。足不垂床。太祖躬自降礼谘访委悉。及登禅复銮驾临幸将诣远房。房阁狭小不容舆盖。太祖欲见远。远持操不动。太祖遣问卧起。然后转跸而去。远曾不屑焉。至于寝疾。文惠文宣伏膺师礼。数往参候。时贵卿士往还不绝。远蔬食五十余年。涧饮二十余载。游心法苑缅想人外。高步山门萧然物表。以齐永明二年正月卒于定林上寺。春秋七十有一。帝以致书于沙门法献曰。承远上无常。弟子夜中已自知之。远上此去甚得好处。诸佳非一不复增悲也。一二迟见法师方可叙瑞梦耳。今正为作功德。所须可具疏来也。竟陵文宣王又书曰。远法师一代名德志节清高。潜山树美四海餐风。弟子暗昧谬蒙师范。方欲仰禀仁化用洗烦虑。不谓比疾奄成异世。悲痛之心特不可忍。远上即业行圆通旷劫希有。弟子意不欲遗形影迹杂处众僧墓中。得别卜余地。是所愿也。方应树剎表奇刻石铭德矣。即为营坟于山南立碑颂德。太尉琅琊王俭制文。时定林上寺又有法令慧泰。并善经论继誉于远焉。
上篇:玄畅(齐蜀齐后山)[《高僧传》卷八] | 下篇:僧慧(齐荆州竹林寺)[《高僧传》卷八] |
凡二卷。又称绝海国师语录、绝海录。日僧绝海中津(1336~1405)撰,俊承等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辑录明僧道联所...
三庄严
灭谛灭何等法
涅槃八味
三种听闻法者
密云禅师语录
我论
鄯善国
名言
罗刹
传灯
解行发心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素食是对儿童的最好投资

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

【推荐】烦恼深重的凡夫往生后为何能得不退转
大安法师:临终昏迷是否能往生
太善良会被欺负,该怎么办
学佛之本,立愿为先
